从“记”到“办”搭建党群“连心桥”
□本报记者肖洁琳
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古城镇全面实行镇村干部“分组包干、分户联系”制度,通过走访全镇村委、社区、自然村,记录了村民的心愿,解决了村民们的“急、难、愁”问题。
记者走进石脚村,看到一个清澈宽敞的水埠头,它给全村村民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用水条件,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聚宝盆”。
据这里的村民介绍,去年,这里是一条又小又窄的河流,河底积满了淤泥,一旦下点儿雨,河里的水就会漫出道路,这不仅造成了村民用水不便,还成了村民们的安全隐患。
在古城镇干部进村走访时,了解到了此事。村民的事都是大事,古城镇的干部一点儿也不敢马虎,立即想办法,将情况收集汇总到县里,得到了县里的重视并安排了2.5万元的建设资金对水埠头进行整治,同时结合项目建设,将前面的小鱼塘和一些滞留地全部整合起来,形成了一个集景观、防洪于一体的人工湖,既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还兼具着防洪和灌溉的作用。
今年3月份,完成了石脚村便民水埠头建设,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做到为群众谋福利谋发展。“水埠头弄好之后,方便了大家,大家都非常高兴。这个事情办得好,我们非常的感谢。”石脚村村民廖遗虎说。
据了解,古城镇在推进民事联解项目过程中,创新建立包组联户“五个一”服务机制,即要求下乡干部登记好一张民情信息表、编印好一本农户通讯录、开展好一次农村政策宣传课、发放好一张民情联系卡、记录好一本民情记事本。做到工作内容逐步细化,责任层层倒逼。
“通过‘五个一\’工作机制法,畅通了感情沟通渠道,了解到了260多个问题,聚焦了群众反映的出行道路难、议事无场所、停车无地点、饮水不卫生、垃圾处理难等问题,我们准备用一到二年的时间,整合部门的资金,分轻重缓急,逐一解决,实现自然村五个全覆盖惠民工程。”富川古城镇党委书记吴叶健说。
这些民情信息表、通讯录、联系卡、记事本,记录着与村民打交道、走访了解到的琐碎事情,而在村民们的心里,是村民与村、街道之间沟通的“连心桥”,从“记”到“办”的过程,更拉近了干部与村民间的距离,达到了带着问题去、抱得安心回的效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丹)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的决定,贺州市到2015年底将建成五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以尽快提升贺州市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
富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川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