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乡巨变看今朝 ——富川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之“奋进富川”
□本报记者周吉品
通讯员唐庆友唐理文聂志成
30年的岁月,对于人类发展历程来说,仅仅是惊鸿一瞥,但对国家级贫困县富川瑶族自治县来说,却是一个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创新发展的漫长过程。30年的发展,富川人民用自己的伟大实践谱写了辉煌的新篇章;30年的发展,为富川人民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显示:2002年,富川全县地方生产总值12.54亿元,财政收入0.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8元。而到了2012年,地方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则分别为46.7亿元、3.61亿元、91.5亿元、18421元、5380元。10年来,该县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对于富川县城的变化,富阳镇新永社区党支部书记汪祖武是点滴看在眼里。“3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田,人烟稀少,而如今,这里是县城最热闹的地方。”1985年,汪祖武在乐园巷建房。他说,由于交通不便,建筑材料都是踏着泥泞拉进来。慢慢地,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周边建起了小洋楼。房子建起来了,周边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改善。2000年,汪祖武发动居民对周边的小巷进行了道路硬化,并安装上了路灯。“最让我们高兴的是政府在2011年改建了河堤路,让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汪祖武说,这些年,富川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县城变得更漂亮了。
而远在县城40公里外的李精东也感受到了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李精东家在麦岭镇小田村,村子离镇上十几里远。“10年前,我们很少去镇上赶圩,主要因为路不好走。”李精东说,当时通往外面的道路是一条羊肠小道,连摩托车都难以通行,他的房子1997年建设,建筑材料都是绕道邻乡运回来的,成本也差不多增加了1万元。至于春种秋收的农作物,全部是靠肩挑背扛。“如今好了,村里通往镇上的道路硬化了,多数群众建起了新楼房。”李精东说,这几年,村里用上了自来水,还修建了几千米的机耕道,农产品不再用肩挑。
“30年里,富川瑶乡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知难而进、团结拼搏、诚信自强、无私奉献\’的富川精神,不断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该县县委书记廖立勇说。
的确,30年特别是近10年来,富川瑶族自治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富民强县”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幸福富川”,打造“中国瑶乡明珠”,全县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型工业快速发展。该县全力推进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和加快风电开发利用,初步形成以电力、水泥建材、烟辅材料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成功探索出从一个山区农业县向循环工业强县转变的科学发展之路。(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生态农业蓬勃发展。该县以建设“二园三廊一中心”(两个现代农业示范园、三个特色种养长廊和一个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为核心,通过争取农业项目资金、整合资源,加快土地流转,全面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推动水果、烤烟、蔬菜、生猪等特色优势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成了“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截至目前,该县引导群众依法自愿有序合理流转土地超过4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达42万亩,其中脐橙种植面积27.5万亩,蔬菜年复种面积稳定在23万亩,烤烟年种植面积4万亩以上。
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该县始终把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作为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安居工程、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业投入,加快解决上学难、看病贵、住房差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截至2012年,全县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1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282人,新增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668套,完成161套棚户区改造和3500户农村危房改造。
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果。该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强化技能技术培训,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户稳定增收。近十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7亿多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县新、改、扩建通贫困村四级公路和通自然村(屯)道路100多条,150多公里,2012年的通路率达到98%以上,十年间共解决6万人行路难、运输难问题。截至2012年,全县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610元,全县贫困人口下降到11.7455万人,比上年减少了1.8万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覃秋零)11月10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德明和市长白希率队深入到八步区信都、铺门、仁义、步头、灵峰等乡镇调研,并强调:在建市新十年的发展起点上,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
富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川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