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带动产业知多少 ——贺州市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黄世中
近年来,贺州市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了质与量的同步飞跃。2011年,贺州市大宗产品的水果、茶叶、马蹄、蔬菜、淮山、烟叶等高产高效农业生产的种植面积发展了近300万亩,占全市农业生产面积的45%,农业产值以同比增长20%的速度跨越了100亿大关。在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下,被誉为农业“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种养加工;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区域化、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布局等得到了有效的“链接”。
带动了农机市场的兴旺
农机化程度的高低,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体现。从传统人力耕作的犁、耙、播向由机械化操作的产前、产中、产后延伸,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有资料显示,本世纪初,由于贺州市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尚未形成,贺州市的农机市场曾经走过一个疲软的过程。2011年,在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下,贺州市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呈现了向多样化、区域化、特色化方向迈进的势头。
据市农机局提供的信息表明,去年,贺州市通过实施对农民购置农机的补贴政策,落实了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自治区配套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市级配套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县级配套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共1993.05万元,使11298户(个)农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得到了实惠,购买各类农业机械的数量达到了13124台套。由于农机装备结构的优化升级,去年,贺州市农机原值、农机总动力分别达到5.64亿元和105万千瓦,分别比2010年增长12%和11%。
农业产业链的形成,不仅带旺了农机市场,同时还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去年,贺州市共完成水稻机耕面积90159公顷、机插面积7921公顷、机收面积43090公顷,分别比2010年增长1.27%、95.73%、13.57%;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8.9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3.28%。
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有力推进器。以平桂管理区马蹄产业化的“链条”为例,该区的沙田、鹅塘两个镇在发展马蹄产业的过程中,都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实施了对马蹄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理念。有数据表明,近年来,这两个镇的马蹄种植面积都保持在近7万亩左右。大规模的种植,为大成、新龙、亮桂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获得质量可靠、数量稳定的原料供给。
来自市有关部门的信息反馈,正是由于贺州市有着可靠的基地与原料,从而使落户贺州市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平桂管理区的食品加工和富川瑶族自治县的水果加工为例,2011年,平桂管理区的食品加工企业目前已经发展到22家,其中规上食品加工企业2家,小型食品加工企业20家,加工企业的产值达8.6亿元;富川瑶族自治县的水果加工企业发展到15家,其中自治区、市级龙头企业就达6家,小型加工企业达9家。2011年,富川瑶族自治县的水果产值达7.8亿元。
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在种植、加工、包装、保鲜、储藏、运输、销售一体化的各环节相互衔接和配套,打造了完整的产业系列“链条”。以平桂管理区为例,2011年,该管理区围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打转”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个体销售点超过1000多家,这些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个体销售点不仅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原料供应,同时还为农民进入市场搭起了桥梁。去年,该管理区至少有3万多名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经纪人、个体销售点的营销人员参与了农产品的购销活动,有3000余辆大小专业车辆从事马蹄、蔬菜等的销售、加工、贸易的运输。
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使贺州市在一定的程度上形成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加工,农工商、供产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从而使农业真正走上城乡优势互补、产业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
如何有效地拓宽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渠道,这是各级党委、政府殚精竭虑在解决的问题。(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贺州市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的经验中总结到,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是破解农村剩余劳力就业难的一条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贺州市的农业产业化之所以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打造”了一条条不断延长的产业链。而这一条条产业链,又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拓宽了渠道。
以富川为例,目前该县外出打工族的“回流潮”。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与该县的水果产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富川水果部门的统计,目前该县的水果面积已经发展到了36万亩。这36万亩水果基地,如同一个个庞大的生产车间,吸收着大量的劳力。有业内人士估算,以每亩水果在产前、产中、产后几个生产环节所需100个人工计,富川仅水果种植“链条”所带动的间歇性“岗位”劳力需求就高达360万个人工,折合整劳力至少1万人左右。除此以外,大批水果加工企业的发展,还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力拓宽了可喜的空间。有专家估算,2011年,贺州市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基地、涉农加工企业安排的农村剩余劳力至少达到40万人左右。
贺州,广西现代农业发展的摇篮。有专家认为,作为领跑广西现代农业的贺州,随着农业产业的基地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逐步形成,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经济“链条”的有效拉长,为带动相关下游产业的发展立了新功。
新闻推荐
富川讯近两年,富川瑶族自治县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平台,加大项目规划申报力度,共向上争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38个,工程总投资1.40亿元,完成土石方28.65万立方米,浆砌石2.92万立方米,混凝...
富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川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