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省共浇和谐花

广西日报 2010-03-28 22:56 大字

湘桂边界两座海拔800多米高的石山之间,崎岖的陡坡和嶙峋的怪石之上,坐落着这样一个村庄:45户农户236个瑶胞,其中106人属广西籍村民,其余130人却是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涛圩镇身份。这就是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龙集村委石井坳村,两省边界村民又称——湖广村。

徜徉在湖广村,当地一位70多岁的程姓老汉向笔者娓娓诉说着村寨的历史渊源:200多年前,湖南省江华县涛圩镇小尖山村的程氏家庭和广西省富川县新华乡的莫姓人家,彼此由于各自原因搬迁到此处共同生活。1950年全国土改,两省政府因地制宜的作出了村民可以自愿选择省区的决定,从而赋予了这个湖广村“一村两籍”的神奇色彩。

“同饮一口井,共住一山坳,同读一所校,共行一条道”。谈起湖广村,广西籍村官程支书感慨地说,这里是两省交界,地域相近、文化相通、经济相融、人缘相亲、血脉相连,湖南的“梧州瑶歌”唱到了广西,广西的“蝴蝶歌”、“绣球歌”也飘到了湖南。几十年来,从未发生过边界纠纷,这完全得益于两省政府对边界民族团结的重视。在湖广村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为湖广村办事,湖南省送去多少钱,投入多少设备,广西省必定也送去不少于湖南方面价值的钱和物。广西为湖广村修筑了自来水蓄水池,湖南便为当地家家户户接通了水管;湖南对湖广村的道路进行了修缮,广西也帮农户盖起了沼气池。

更为有趣的是,该村有一所小学名为“石井坳小学”,现在就读学生里,广西籍和湖南籍学生各占一部分。为了协调教学,两省分别派遣了一位教师驻扎该校进行教学活动,两名不同省份的老师共同教育着两地前来就读的娃娃学生。因此,湖南村民为石井坳小学取了另外一个名字:湖广小学。如今,“石井坳小学”和“湖广小学”两块匾额一同悬挂在学校的教室门前,见证着两省和睦共处、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

本报记者 赵品贤 本报通讯员 廖煜彧 蒋柳娥/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示范带动全局

本报记者乔晓莹青瓦、白墙、花格窗,青山、绿水、杨柳荫,走进富川瑶族自治县白沙镇的洞尾村,这里“生态型、庭院式”新农村气息让人情不自禁被吸引。白沙镇党委书记杨晓新告诉记者:“作为贺州市...

富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川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两省共浇和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