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民生实事强力推动,全年改造219个项目—— 老旧小区改造惠民生得民心

菏泽日报 2021-12-02 08:11 大字

老旧小区改造直接关系群众的居住环境,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菏泽市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民生实事强力推动,市开发区红盾花园、绿河小区、检察院家属院、鄄城世纪新村、郓城县托修厂、唐塔片区等一批改造项目,经过雨污分流、环境整治、线杆线缆治理、基础设施完善、增设车位、外墙保温等改造工程,实现了“华丽变身”。小区环境显著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功能逐步齐全,群众居住的舒适度、满意度大幅提升。

菏泽市在改造列入省计划58个项目的基础上,又改造了161个老旧小区(家属院),全年改造219个项目,惠及群众8.9万户、28.5万人。截至目前,所有改造项目基本完工,正在扫尾。

分类实施齐出力

改造资金更多元

“看,我们这里安装上了天然气管道,自来水也直供了,下雨也不积水了,还给建设了老年人活动中心……”郓城县唐塔街道居民王利洪领着记者在居住了15年的唐塔社区转悠,对改造的每一个工程都津津乐道。

“我今年73岁了,原来煤气没气了都得让孩子给抬上楼,现在马上通天然气了,再不用麻烦孩子们了 。”王利洪告诉记者,之前,唐塔社区的1005户都没有天然气管道,使用煤气罐不仅危险高,还很麻烦。

让这1005户居民都能够使用上天燃气和直供水,投入的改造资金可不少。

菏泽市创新工作机制,分类实施改造。在改造主体上,由原来单一的街道办事处为改造主体,形成了产权单位、平台公司、社会组织和金融机构等多方作为改造主体的体制;在解决资金困难上,将小区内道路、雨污分流、绿化等基础设施改造纳入城建计划,由政府出资建设,同小区外城建工程同步规划、同步报批、同步实施。据统计,政府投资建设小区内部道路380公里、雨污管网310千米、弱电入地8.9万米、绿化工程35万平方米。有产权单位的,动员原产权单位筹资改造,累计筹资约5200万元;在专营单位出资上,对产权不属于专营单位的,引导供水、供电、供暖、供气专营单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出资参与改造,主动降低入户安装建设费用近30%。弱电线路改造政府配套建设管网、桥架,其他投资由通信企业承担;在引导居民出资上,对供水、供电一户一表改造,政府每项负担1000元,其余部分由居民出资。

“居民也要出一点,更重要的是让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市住建局物业科负责人蒋建省说,菏泽市采取财政奖补、业主自筹、社会融资等多元筹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确保改造工程资金的最大需求。

“要我改”变成“我要改”

居民参与更主动

“原来把房子出租出去的业主,现在都吵着要搬回来。”开发区丹阳街道办事处红盾花园小区的业主罗新建告诉记者,不少邻居给他打电话问小区改造的进度。

楼体增加了保温层,道路工程、雨污水工程、弱电工程均已完工,小区环境变好了,路也平整了,这是吸引部分业主想要搬回来的原因。

为什么这样改?群众的事情群众定,业主有很大的决策权。

菏泽市按照“一区一策、一楼一案”的办法,优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改什么、怎么改”的主动权交给居民。在项目选定、方案编制、工程实施等过程中,全程邀请业主代表参与,做到“事由民议、策由民定、效果民议”。累计听取群众提出的意见1.1万余条,小区居民供水、供电改造意愿达到80%以上的全部进行一户一表改造。

郓城县拖修厂小区是20世纪90年代建设完成的小区,虽然只有4栋楼房,但是建设年份较早导致的配套基础设施差,楼道内乱写乱画、墙体脱落,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私搭乱建现象严重。

“我们小区最北侧是个砖垒的垃圾箱,旁边还有一个旱厕,一走到后面就是臭气熏天,这个地方是我们所有居民都迫切想要改善的地方。”该小区业主商圣川告诉记者,原来根本就没有小区的样子,门卫室是铁皮屋,到处都是垃圾堆。

经过现场调研和部分业主座谈商议,把拆除违建、规范弱线管线、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外墙保温等工程列入小区改造计划。经过接近半年的改造,整个小区“改头换面”,新盖了门卫室,重铺了道路,还规划了停车位,小区后面的旱厕和垃圾箱全部拆除,建成了红色文化活动场所。

“这都是我们自己想改的,当然都积极参与,清运垃圾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帮忙,人人都夸改得好。”商圣川说。

“我们充分发挥党员引领作用,带动小区居民全程参与,让居民从‘要我改’到‘我要改’,让群众成为小区主人翁和当家人,通过党建引领组建业委会,聘请物业服务企业或专业服务队伍彻底解决长效管护难题,让改造工程成为长效工程。”郓城县房产服务中心副主任吕素梅告诉记者。

“面子”“里子”一起改

改造内容更综合

走进鄄城县古泉街道世纪新村小区,石青板铺设的广场上,几位老人拿着马扎在晒太阳,三两孩童在亭廊下嬉笑玩耍,还有几位工人正在补栽绿植。干净整洁的环境、崭新的楼梯外立面、平坦宽敞的路面,一派“新村”模样,完全看不出这是鄄城县第一批建成的小区。“环境一天比一天好,住的也越来越舒心。”马秀君一边说,一边竖起了大拇指。

让居民点赞的,除了环境变化,还有各项设施的完善。

新规划的停车位,新增设的照明设施和健身器材,特别是改水改电项目等方面让居民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改水改电以后,电费水费都降下来了,我们也能从网上缴费了,真是太方便了。”同时完成水电改造的金剑圣景园小区居民任燕婷说。

“不光改‘面子’,更要改‘里子’。”本轮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有不少完善类改造项目,物业管理也是亮点,改造完成的219个老旧小区,将全部引入物业企业入驻,实现由“脱管”变“物管”。

牡丹区把所有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整体打包交由和家(北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服务,东城办事处和南城办事处已有37个老旧小区整体签约。通过老旧小区和周边新建小区“肥瘦搭配”,共用物业企业,采取“先尝后买”“微利经营”的模式,逐步培养业主花钱买服务的意识,实现可持续的物业服务。

“2022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任务已确定,全市计划改造89个项目、3.1万户、321.4万平方米,涉及9个县区。”蒋建省介绍,下一步,及早谋划、早启动,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改造任务,把好事办好。

记者 王 浩

新闻推荐

“水陆空”立体巡查 智能化护一汪碧水

“我们用于巡河的无人机能对河湖水面漂浮物、排污口,甚至违章建筑等进行实时航拍。”11月8日,正在使用无人机巡查的郓城县...

郓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郓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