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 为民谋福 记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李圣勇
走进郓城县张营街道后彭庄村,说起村庄这些喜人的变化,干部群众无不感谢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称赞服务队队员李圣勇为此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李圣勇是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的一名老记者、制片人,2018年9月报名参加乡村振兴服务队,下派到后彭庄村开展帮扶工作。从此以后,他的心就与后彭庄2600多名百姓紧紧贴在了一起。
后彭庄村通自来水已有多年,近期漏水越来越严重。 为了减少漏水,只好限时供水。水费高、吃水难,群众意见很大,也成了压在干部心上的一块大石头。
由于后彭庄已经完成了户户通和道路硬化,水管埋在下面,根本看不见漏水点。李圣勇赶到县自来水公司寻求帮助,技术人员告诉他,漏水声和自来水管道的流水声不一样,夜深人静的时候,仔细倾听,完全可以辨别出来。技术人员的一番话,让李圣勇茅塞顿开,当即邀请技术人员和村干部们一起连夜进行探查,经过一夜的奋战,共找到了11个漏水点,之后用20多天的时间,逐个进行了修复。前后花费只有2万多元,大大节省了资金 。
今年麦收期间,李圣勇接到梦真蔬菜合作社理事长彭汉收的求助电话,由于在合作社打工的群众都忙着收麦,大棚里的樱桃西红柿已经成熟,却采不出来。听到这一消息,李圣勇心急如焚,当即联系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在各村大喇叭上下通知,迅速召集到几十名闲散劳动力,又从劳动力市场紧急拉来几十名工人,帮助合作社渡过了难关。
为了留住乡愁记忆,上级帮助后彭庄规划建设了村史馆。但是,展什么、怎么展?却难住了干部群众,因此村史馆一直没有投入使用。
了解到这一情况,李圣勇经过请示争取,决定把推进村史馆展陈工程作为一个重要项目,列入帮扶计划。历时一年,经过反复打磨、精雕细琢,展陈工程终于竣工了。走进300多平方米的村史馆,就像走进时光隧道,复原的垓子墙、仿真的农家院、沧桑的老物件,一点一滴勾起人们对过往生活的记忆。
看着焕然一新的村史馆,干部群众纷纷翘起大拇指,“要不是李主任在这里,这个村史馆根本用不起来!”
天天在村里工作,每到饭点,不管干部群众挽留多么热情,李圣勇坚持不在村里吃一顿饭。“李书记光给俺村里干活,从不吃俺一个馍,真是共产党的好干部。”
李圣勇说:“不要小看一顿饭,他关系着干部形象,只有这些细节砸实了,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干部转变作风,才能促进村风民风的好转。”
谈起下派工作的感受,李圣勇说:“我出身农村,又是一名从事三农报道20多年的老记者,对农村农民很有感情,自信对农村足够了解。但是这次下派,仍然让我很受教育,学会了与干部群众推心置腹、心贴心的交流,真实了解到农村实际,真切体会到民生多艰,深刻理解了干部下基层的重要意义。”
通讯员 赵考壮记者 郑华伟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鸿雁记者郑华伟)“感谢镇司法所的同志们,帮助化解了村里的矛盾纠纷,维护了我们村的和谐稳定……”9月16日上...
郓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郓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