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变“晁盍” 砍头入族谱

菏泽日报 2020-09-09 10:00 大字

在中国古代名著《水浒传》里,晁盖是郓城县东溪村人,是宋江之前的梁山寨主,所以他不在后来的一百单八将之列。但是,无论在小说中还是在后人的心目中,晁盖的地位与作用都不容忽视。

现在,在郓城县城以南有一个叫晁庄的村子,他们的祖上是从城东的七里铺迁来的,而据说七里铺就是当年的东溪村。晁庄现有200多户人家姓晁,他们都说自己是晁盖的后代。

据传,晁盖本人心胸坦荡,待人诚恳,因此人缘非常好。在劫取“生辰纲”以后,晁姓人无法在东溪村居住,便集体迁到了郓城正南十里处隐居,后来定名为晁庄。晁盖为躲官兵追杀,带领一伙人上了当地的棘梁山(又名司里山)。凭借着棘梁山的天险,晁盖干起了杀富济贫、惩处恶霸的善举,被当地老百姓视为救星。后来,他的队伍逐渐扩大,由于棘梁山地方狭小,不再适合安营扎寨,所以才换了梁山作为大本营。

如今,晁庄晁姓一族还藏有共32卷的《晁氏宗谱》,该族谱自宋代立谱,以后又经过数次续修。从宋代的一世祖晁迪开始,《晁氏宗谱》的脉络是十分清晰的,世世相继,代代相传。然而从这本名字挤得密密麻麻的族谱上,査遍宋代那一篇,却不见有晁盖的名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对此,族中长者是这样解释的:宋时,晁姓一世祖晁迪为工部侍郎,祖上算是官宦人家。族里按照名门望族的习俗、祖规,给子孙后代定的入谱标准是忠臣良将,落草为寇的人当然是不能被接纳的。一旦有了不肖子孙,生时要将其逐出家门,死后也不得入宗谱,就连生身父母也不能相认。

但是,晁盖虽为“山贼”,却也称得上一代豪杰,不入族谱,不但对晁盖不公平,对晁氏家族也是一大憾事。于是,祖人再三斟酌,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就将繁体字“蓋”字去掉上面的“头”换成“盍”字入谱,且字体比别人的小了三分之一,俗称之“砍头入谱”。用意有二:一是晁盖乃落草为寇,砍掉草字头便是去掉了“草寇”之嫌。二是显示对“草寇”的惩罚,也是对后人的警示。此外,虽然名字被“砍头入谱”了,但是字体要小,还要在谱书中将其单列一边,上不连父母,旁不连兄弟,意思是划清界限,所以显得孤苦伶仃。

这就是晁氏族谱中为什么把“晁盖”写成“晁盍”的原因。

晁盖虽在宗谱上被“砍了头”,但在本村及郓城周围十里八乡却是完美高大的形象。直到今天,乡亲们还在用淳朴的民歌赞扬着他:聚义厅,净英雄,晁盖他是第一名;打贪官,反朝廷,分衣分粮救贫穷。

这些歌谣流传数百年,充分体现了故乡人民对农民起义领袖晁盖的敬仰之情。

魏建国

新闻推荐

郓城县市场监管局 做好监管服务 助力复工复产

日前,郓城县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动产抵押登记作用,为214户中小微企业担保主债权金额5.7亿元,充分利用市场监管职能指导服务企...

郓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郓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