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教诲

菏泽日报 2020-08-31 23:48 大字

离开家乡已40年,年龄越大对故乡的思念越浓烈。这源于父亲对我的教诲。

我的家乡在菏泽正东18公里的牡丹区皇镇乡郜庄,那里有我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我13岁时随父亲到河南开封求学,户口也迁到了开封市成了“城里人”。

一个周六的晚上,父亲与我“谈心”,除嘱咐我好好学习锻炼好身体外,“不管走到哪里,以后是否有出息,都不能忘记咱是菏泽人,根在郜庄。”这便是他对我的教诲。少不更事的我对父亲的教诲理解得并不深。

父亲是1959年由东明一中考入河南大学的,毕业后一直在开封市一所省重点中学执教近40年,后来成了这所学校的校长、书记。记得菏泽、东明、郓城的老师常到开封听课,他总是向学校强调说老家来人听课,听课结束总要与老家人攀谈至深夜。每遇老家人来开封看病都会联系医院,寻医问药,安排周全,临走必送至车站,并捎带上两盒开封糕点和几块钱的路费。他待家乡人如亲人。

每年暑假,父亲都回郜庄住上一个月服侍年迈老娘,再当上一回下地干活的农民,正己化人。假期里,我随父亲回老家数次,他都让我从庄西头走到庄东头,再到南地北地看一遍,生怕我忘记家乡的一切。父亲是让我体会“根”的含义。十年前,父亲病逝,老家来了不少人,让我泪流满面。

1985年,我进入了邮电局工作。第一次因工作接触老家人还是在2010年的冬天,菏泽市、县邮政局的几位领导到开封学习举办邮票首发式的经验。看到老家人,听着老家话格外亲切,我们交流了整整一个下午。次年,又邀请菏泽邮政来开封参加菊花邮票首发式活动。从此,拉开了菏泽、开封两地邮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帷幕,我成了两地邮政交流的“架桥人”。

常在耳边,对家乡的眷恋不曾间断。前年春节又回菏泽,看到了亮丽的菏泽市貌,看见了曹州牡丹园、宽阔的赵王河和儿时印象里的三角花园。在堂哥家里见到了新续的家谱和堂屋正东悬挂的“与德为邻”的匾额,更看到了乡亲们幸福的笑脸。这一次我依然是从庄西头走到了庄东头。菏泽在振兴,乡村在振兴。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作为身处他乡的菏泽人,我会谨记父亲的教诲,感恩菏泽,感恩家乡。

新闻推荐

鲁南高铁菏曲段进入电气化建设阶段

8月27日,在鲁南高铁菏曲段郓城县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将首根接触网支柱精准对位,成功组立。至此,鲁南高铁菏曲段“四电”集成及...

郓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郓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