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锦夜行”和“威加海内”

贵港日报 2019-07-11 11:12 大字

徐强

同学们好,欢迎收听《说文解字》。

不知道大家在看《水浒传》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呢?就是里边的很多故事,都是在夜晚发生的。比如林冲雪夜上梁山、李逵元夜闹东京、宋江夜看小鳌山、张顺夜闹金沙渡、燕青月夜遇道君、史大郎夜走华阴县、武行者夜走蜈蚣岭、霹雳火夜走瓦砾场、郓城县月夜走刘唐、宋公明夜打曾头市,等等。小说家把故事安排在夜晚发生,这既是推进情节的需要,同时又增强了故事的神秘感和紧张感,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今天我们学习的字,就是《千字文》中的“夜”字。夜,yè。

甲骨文的“夜”字属于形声字,由“夕”字和“亦”字组成。“夕”是义符,表示这个字和晚上有关。“亦”是声符,表示读音。东汉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夜,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声。”这里的“舍”,是休息的意思。“夜”字的本义指夜晚,也就是从天黑到天亮人们普遍休息的这一段时间。比如午夜、夜幕、昼夜不停、夜以继日,等等。

我们在读古诗词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风雨之夜、对床共语的情景描写。比如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宁知风雨夜,复对此床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宋代诗人苏东坡的“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宋代诗人张元干的“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等等。在这些诗词中,风雨之夜两人对床共语,是一种特定的情景,具有特定的含义。成语“对床夜雨”或者“夜雨对床”就是从这里来的,形容亲友或兄弟久别相聚、倾心交谈的愉快场面。

“夜”字从夜晚,引申指黄昏。我国先秦诗歌总集《诗经》写道:“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在这里,“夙”指天快亮的早晨,“夜”指天快黑的黄昏。诗句的意思是,道路上的露水湿漉漉的,难道我不想趁早离去吗?只不过是担心露水太浓、难以行路而已。又比如董说《西游补》第四回中写道:“行者怏怏自退,看看日色早已夜了,便道此时将暗,也寻不见师父,不如把几面镜子细看一回。”文中的“日色早已夜了”,意思就是天色早就过了黄昏。

从黄昏,又引申指昏暗。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中写道:“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意思是说,要想在昏暗的房子里寻找东西,最好是把火点亮,要想在当世寻找人间正道,最好是多读经典著作。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西楚霸王项羽攻陷秦朝的都城咸阳之后,有人劝他留下来。可是项羽却思乡心切,急着赶回江苏老家。他对劝他的人说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意思是,我如今发达了,出人头地了,如果不回到家乡去,就好比在黑灯瞎火的晚上穿着漂亮的衣服走路,有谁会知道啊!和项羽一起逐鹿中原的刘邦在路过家乡沛县时,曾经唱过一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在歌中,刘邦同样表达了荣归故里的心情,但是除此之外,他还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忧虑,表明他志在天下,而不仅仅是显赫一方。这就是他和项羽的区别,也是他能够最终一统天下的原因之一。

好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下一期再见。

新闻推荐

玉皇庙镇许寺村党支部书记许秀军: 村庄环境越来越好群众过得舒心幸福

许秀军(左一)在蔬菜大棚里。“我是玉皇庙镇许寺村党支部书记许秀军,我没有别的太大心愿,就是希望咱村群众生活越...

郓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郓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