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孩子出生时就没放弃,现在、将来就更不会”“我是她妈,我不给她看谁给她看”“别人劝我放弃,可我心疼闺女,还是不想” 母亲的手,给了我力量

山东商报 2017-05-17 14:17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妈妈紧紧握着孩子的手,再苦再难也从未想过放弃点击查看原图那是一双双骨节粗大的手,那是一双双被泪水浸透的眼,那是一个个直不起的腰,那是一天天重又燃起的希望……只期待,不知在哪里的“万一”。坚持,从未想过放弃。文/记者杨芳史尚静实习生苗雨图/记者杨芳

记者手记

简单的愿望

离开郓城阳光特殊教育学校的时候,院墙外绿油油的麦苗,一下子扑入眼帘。阳光下,风吹麦浪,勃勃生机。高耸的院墙内外,俨然两个世界。

记者走访的郓城福利康复医院及阳光特殊教育学校里,共有90余名智力残疾儿童。带孩子进行康复训练,成了这里每一个小家庭的核心任务,父母亲们把自己和孩子“捆绑”在一起,除了承受日复一日几乎看不到希望的训练外,更多的是来自心里的压力。这些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的母亲们,背负起无法言语的压力,甚至陷入深深地自责中。

今年初,在郓城福利康复医院康复的一位智力残疾儿童就永远失去了母亲,提及此事背后令人震惊的原因,郓城福利康复医院院长周宏心痛无比。“周边的人一致指责是母亲生下了病儿,长期下来,这位母亲也觉得是自己的错,一次冲突过后,她选择了永远的离开。”

在和这些母亲的交谈中,“我在家的时候都不出门”“我不和外界交流”“不想和别人聊起自己的孩子”类似的语言频频出现。即便是善意的问候,也能被她们咂摸出不一样的滋味,她们渴望让孩子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却又害怕弱小的他们受到更多的伤害。大多数时候,她保持沉默,一般不会主动去跟人说起孩子的情况。周围人异样的眼光,或许是无心的一句话,对于这些十月怀胎的母亲来说,都能造成一道伤痕,难熬、恐惧、焦躁、绝望,多种情绪的积压却又无处发泄。

因而聚集着多个智力残疾儿童的这里,对她们来说也成了一个“世外桃源”。“这里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我们不用躲起来生活,也可以和正常孩子家长一样,聊起彼此的孩子。”这些绝望的母亲聚在一起抱团“取暖”着。“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在了,他们还能好好生活在世界上,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父母亲们说。

还没从龙凤胎的欢喜中出来先出生的儿子不对劲了

想看到他会跑,哪怕跑得很难看

瘦瘦小小的身材,但眼神里总有股倔强,这是32岁的李彦青给人的第一印象。4年前,李彦青诞下龙凤胎,对一个家庭来说,本是件无比幸福的事,却变成了一场噩梦。

两个早产儿放在温箱里,妹妹活泼好动,哥哥却始终不睁开眼睛,只是咕噜咕噜地喝奶。“接到脑瘫的诊断结果后,感觉天都要塌了,但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孩子6个月时,李彦青抛下了女儿,只身一人带着彬彬去了济宁治疗。一年后,花去了十万多元的治疗费后,李彦青一家因承受不起治疗费,将彬彬送到了郓城福利康复医院康复至今。“自小就带着儿子四处求医,对于女儿的照顾甚少,其实作为母亲,两个孩子,对哪个我都是心里有愧。”李彦青说。

“但我从没有想过放弃”,3年多的时间,李彦青一直在带着彬彬康复,她说,如果想放弃,孩子一出生时就该放弃,但那时候没有,现在、将来就更不会放弃。李彦青说她曾经做过一个梦,梦里的彬彬学会了跑,她相信总有一天她能看见,“哪怕跑得很难看,我也很满意。”

在医院一住5年了娘俩挤一张床

现在有点希望了,盼他学点技术,自己养活自己

36岁的刘冬梅和7岁的小儿子,在郓城福利康复医院已经住了5年了,三楼的一个房间里,娘俩挤一张床。小儿子11个月大的时候,刘冬梅才发现他不对劲:手一直攥得很紧,头擎不住、眼睛一直往上看。县医院诊断为脑积水,齐鲁医院诊断为脑瘫。儿子是8个月早产,当年还因为超生,被罚了2万元。“五年基本上都住在医院了,除了过年医院放假那半个月,回去干什么呢?生了这样的孩子,村里人说闲话的也多……”最让刘冬梅难受的是,7岁的儿子,至今无法自己走路。“看人家的孩子都能跑,自己更受不了……”五年的康复,刘冬梅说她有了点希望。“原来一点也走不了,现在我扶着,好歹能走两步。”也仅是两步而已。7岁的孩子,已经到了母亲胸口高度,穿上特制的康复辅助鞋,母亲在后面艰难地扶着,才能走两步。刘冬梅自小脱胯,左胳膊无力,她不知道随着儿子再高点,自己还有没有力气扶。“原来是一点希望都没有,现在稍微有点吧。我最大的心愿是孩子能自理,要是将来能上学,学点技术,能自己养活自己就更好了!”

孩子出生四五天发高烧一度没气了

家人都劝她放弃她舍不得

30岁的冯营营还没说话,泪就掉了下来,这是一个已在崩溃边缘的母亲。4岁的女儿是她第二个孩子,大大的眼睛,就像一个洋娃娃。出生四五天后,小女娃便高烧、缺氧。“当时县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说孩子没气了,我们不想放弃……后来她醒过来,去了济南儿童医院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3个月大的时候,冯营营就知道了医生的诊断:脑瘫。“全家人都接受不了,这么多年,我妈妈看我太累也劝我放弃,可我心疼闺女,还是不想放弃!”冯营营泪流满面,她在济南学了推拿、电疗,一周只回家一天看望大儿子,“没想着她能恢复多好,想着她能走就好了。”

4岁的女儿如今能被架着迈步,还能翻个身了,但不能说话,只认妈妈一人。让冯营营自责的不仅仅是生了个脑瘫孩子,更是对整个家庭的拖累。“大儿子我管不上;他爸爸出去打工,左手被切断送去济南治疗,我一天也没去照顾,49天全是他爷爷照看……”

冯营营心里最大的悲伤,还是接受不了村里人的“关切”。“我一回家,人家就会问,孩子会跑了吗?我没法回答,觉得他们的眼神都是不正常的,我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只要孩子有进步我就不会放弃。我是她妈,我不给她看谁给她看;将来我动不了,她也动不了,那怎么办?只要她会走路了,将来也能轻松一点吧。”

新闻推荐

配音演员张玉昆去世 曾为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配音

记者从长影集团获悉,著名译制电影配音演员张玉昆5月12日晚11时在长春去世,享年91岁。张玉昆一生共参加了千余部外国影视片和国产影视片的配音工作,用声音技巧塑造了许多知名银幕形象,包括新中国第一...

郓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郓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