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本报记者崔如坤

齐鲁晚报 2016-11-08 00:00 大字

我是2011年咱齐鲁晚报·今日菏泽创刊那会儿进的报社,有幸参与了她的创刊,五年多来与她共成长,见证了她的发展变化。

当初,我怀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闻理想,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气,一头扎进新闻采访中,采写了一篇篇关乎民生的新闻,为百姓解决了不少难题,获得读者认可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自身的业务能力在新闻实践中也得到不断提升。

做民生新闻媒体要用于为弱势群体鼓与呼。郓城县双桥乡前黄岗村一对龙凤胎刚出生两周,妈妈猝然离世,父亲神志不清,两个娃面临无人照顾的境地。我和同事带着鸡蛋牛奶去看望双胞胎,并作深入采访,在系列报道推动下,当地政府为这个家庭办低保,为龙凤胎办医保;爱心医院免费救治龙凤胎父亲;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纷纷捐款捐物;爱心汇聚让龙凤胎一家渡过了难关。

刚上一年级的鄄城6岁男孩顺顺患急性淋巴白血病。为救他,两年后妹妹安琪诞生,虽然配型成功,这个普通农家却无钱做脐血移植手术。第一次去采访时,我将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塞进顺顺家人手中。系列报道后,由个人到群体再到政府,一场爱心接力由此展开,顺顺的手术费用最终得以筹齐。如今,手术成功的顺顺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从业几年,做过的民生新闻不少。随着业务能力的提高,也承担起更多的舆论监督、突发事件等重头稿件的采写任务。比如,和同事合作采写的《诡秘育英堂地下办学29年》新闻,引起全国性的关注和对教育的讨论;采写的《新婚夫妇为办准生证,奔波两地三年无果》一稿,和其他地方的有关办证难新闻报道,一道引起了全国性的大讨论,直接助推了国家计生委出台解决办证难的政策;还曾跨省赴河南采访“兰考大火”事件,和同事一道作了系列引人思考的深度报道。

俗话说,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其实,付出总有回报。五年来,我获得不少荣誉,曾连续两个月被评为齐鲁晚报月度最佳记者,曾获齐鲁晚报最佳编辑记者称号,后来还陆续获得牡丹传媒优秀员工、菏泽市消费维权先进个人以及菏泽市十佳记者等称号。所采写或参与采写的新闻作品也多次获得齐鲁新闻奖、山东省3.15好新闻奖、菏泽新闻奖等荣誉。

“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尽管传统媒体的大环境在变,也有不少人悲观地唱衰纸媒,但我们依然坚定地走在路上,肩负责任,从容前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新闻推荐

宋江是如何上位的

□刘传录古典四大名著中,主要人物都是依靠策划包装上位的,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的刘皇叔身份、唐僧的奉旨取经、宝黛的木石前盟……《水浒传》中宋江的上位也是进行了神话包装。宋江是济州...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