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和父亲的戏曲生涯

牡丹晚报 2016-10-14 00:00 大字

讲述:王继俊(退休职工)整理:牡丹晚报记者 朱 静

10月13日,牡丹区北城办事处北辰社区居民、68岁的王继俊,向牡丹晚报记者讲述了他和父亲王新鼎从事戏曲道路的故事。据介绍,他的父亲12岁进入枣梆剧团,在戏台上度过了大半生;他8岁进入枣梆剧团,在舞台上从艺10年。

8岁被父亲带到剧团

1949年,我出生在郓城县双桥乡王营村。从我记事起,父亲就一直在枣梆剧团演出。在我6岁那年,母亲得了子宫肌瘤。我8岁时,母亲病重,父亲把我带到了剧团。

到枣梆剧团后,我就开始学习各项戏曲“技能”。冬天凌晨五点多就起来拉嗓子,一个小时后去“练功”。“练功”对我来说是最困难的事,每天“练功”前我都要哭一场。“练功师傅”特别严格,翘腿、弯腰,姿势稍微不到位,他就会硬往下压,疼得我哇哇大哭。当时大家都穷,大冬天穿个单裤,下雪后,就把墙角的雪扫干净,然后贴着墙角练倒立,有时候一倒就是45分钟。

1959年,为了系统地学习戏剧文化,我被送到了山东省戏剧学校菏泽分校区进修学习,在那里不仅学习了戏曲方面的知识还学习了文化课。8个月后,我从学校毕业,开始了正式的登台演出。还记得我第一次登台时唱的是 《天破楼》,上台前心里很紧张,演完后得到了观众的称赞。当时,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从这一年开始,我有了自己“工资”——18元钱,其中要扣掉12元的生活费,领到手6元钱。因为我跟父亲在同一个剧团,领到的钱全交给了父亲。

1968年,部队征兵,我报名参了军。因为有唱戏的基础,逢年过节,我会给战友们唱上几段。在部队待了七年,退伍后,我被分配到菏泽城区一家公司,做了一名司机。

父亲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的父亲12岁进入枣梆剧团,因为唱功好,在剧团里被称为“大金鸽”。

记得小时候,父亲每天睡觉前,都要教我一些唱法;有时候在赶戏的路上,教我如何发声更好听。父亲不仅教会了我唱戏的技能,还教会我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从部队转业回到菏泽后,父亲给了我三点忠告:第一,做人不能贪图小便宜;第二,交朋友要交孝顺父母、和弟兄姐妹能和谐相处的;三是,为人要正直。父亲的言谈举止以及对事业的一丝不苟,对我影响很大。

父亲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戏曲事业,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枣梆后人的爱戴。他的代表剧目有《蝴蝶杯》(饰卢林)、《彩仙桥》(饰程咬金)、《凤仪亭》(饰董卓)等。在他80岁寿诞时,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届主席、时年80岁的舒同老先生为他亲题“寿”字。

1987年,84岁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但他的谆谆教诲我一直记在心里。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