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群众满意是移风易俗的最高标准
“宣传车满大街跑,标语也贴了能多,看来这回是动真格的了!”“要是彩礼真能降下来就好了,俺过两年娶儿媳妇就不用到处借钱了!”“你是好命,同样是儿娶媳妇,去年跟今年得差好几万!”近日,记者在郓城县黄泥冈镇东刘村街头采访,几个人的对话引得周围人大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农民开始讲排场、比阔气,彩礼水涨船高,百姓也苦不堪言。怎么办?一个字——煞!今年尤其是进入8月份以来,郓城多次召开全县移风易俗推进会,实行宣传发动、部门联动、社会行动的“三动”机制,狠煞“婚丧嫁娶”歪风,倡树“创业致富光荣、索要彩礼可耻”之风,群众积极响应,社会反响空前强烈。
“我们成立了‘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对全镇7005名16到26周岁的青年重点宣传社会新风,并提供结婚、就业等帮助。”郓城县潘渡镇党委书记高素娟说。该镇还培养了61个村妇女主任为义务红娘,规范婚介职业市场,同样,郭屯镇对22个行政村的153个红白理事会成员、媒人进行了培训。郓城做好宣传发动大文章,除召开会议层层宣传外,在村居、社区、公共场所广泛张贴《关于在全县开展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专项整治活动的通告》、《郓城县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各乡镇街道的宣传车深入大街小巷,“倡导婚嫁新风 抵制高额彩礼”、“以节俭办婚嫁为荣 以奢华办婚嫁为耻”等标语扮靓了村庄,县电视台、郓城手机报等县级媒体开辟移风易俗专栏,对涌现出的好典型、好做法及时、深度报道,移风易俗逐步深入人心。
“喜事新办,简化仪式,丧事简办,改变陋习。”郓城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纷纷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在单位倡导“礼轻情重”,回到老家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为加强部门联动,郓城将移风易俗列为科学发展考核内容,县纪委、宣传、组织、政法等27个部门,除加大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督导、引导外,将对移风易俗中的违法违规事件进行处理。一石激起千层浪,“去年一场婚礼仪式低于一万元的很少,今年,大部分新人选择的标准在5000元以下,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郓城某婚庆公司马经理对“喜事新办”感触颇多。
“出完丧,领完面包和香肠直接回家,一点也不耽误干农活。”郓城县随官屯镇吕月屯村群众对“丧事简办”深有体会。早在2014年,随官屯镇就率先在汉南村、王官屯村、于官屯村试点推行“白事每人两根香肠、两个馍的做法”,使厚养薄葬深入人心。郓城提倡“白事吃饭不成席,一律一碗端”、“只出一天丧”、“不准用乐队”,得到了各乡镇街道的积极响应。潘渡镇对丧事全部实行“一碗端”的,政府解决火化所需的基本费用;水堡乡对带头节俭办理婚丧嫁娶事宜的前5户给予每户1000元的奖励。除了奖励,郓城从省市级文明单位和县直有关职能部门抽调21个单位帮包指导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从县纪委、民政、司法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6个督导检查组,走村入户检查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情况,面对面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对农村媒人登记管理。
“彩礼不超过6万元、不建高楼、不要车、不要房、不请乐队、不烧门幡等村规民约,得到群众好评如潮,群众开始自觉抵制陈规陋习。”郓城县文明办主任仲玉文说。仅8月份,郭屯镇在办理的13起红白事中,就节省资金19.5万元。
“丧事简办、喜事新办,‘简\’的是经济花费,‘富\’的是社会文明。破除陈规陋习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确保年底前移风易俗工作实现‘红白理事会建设、红白事纳入村规民约\’全覆盖,移风易俗满意度民意调查和抽查暗访成绩均达到90分以上。”郓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秀忠说。
通讯员 李英 刘考勇 记者 郑华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啸)近期,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维护群众利益。为进一步传导压力,形成有力震慑,市纪委通报了近期查处的5起典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