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了心仪学校就复读?选择还是谨慎些好
□牡丹晚报记者 长天
每年这个时节,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当一些高考生欣喜万分地收到理想大学的通知书时,一些成绩并不理想的考生开始寻求考后的出路。是选择与其他考生一样走入大学殿堂,感受那神秘的 大 学 时光,还是独自转身,回炉重造,再经受一次高考的历练?不少考生陷入 两 难 境地。
考砸了,复读吗?
家住郓城县和平小区的小刘,今年高考成绩高出一本线13分,原本一只脚已经踏入大学校门,但她却毅然选择了复读。
“高三摸底了这么多次,从没考过这么差的分数,最差的一次也比近些年平均一本线高出40分。”小刘昨日非常懊恼地告诉记者,复读一年或许能考上理想的一本,但如果不复读,这辈子就只能上个二本学校了。
像小刘这种情况,菏泽市考生还有不少。在7月底菏泽市召开的专科高职招生咨询会上,记者便发现,不少考生在一些复读学校的联系册上留下了自己的信息。
考生王丹蕊则代表了另一种情况。
“还能有啥法啊?就考了200多分,不复读能干啥去啊?”牡丹区高考生王丹蕊昨日告诉记者,高考后,她才后悔没珍惜在学校的时光,但真要去复读的话,心里还是犯嘀咕。
记者走访了解到,虽然一些考生嘴上说一定会选择复读,但是否真会复读,考生、家长心里也捉摸不定,难以取舍。考生家长王先生告诉记者,虽说孩子复读后或许成绩会有提高,但明年出现什么情况谁也说不清楚,还不如先随便选择一所比较差的本科学校上着;但最终如何决定,还需要家人一起讨论后再做决定。
复读生比例逐年下降
假如时间倒退到2008年,考生复读并不是新鲜事,很多考上本科的考生都曾有过复读的经历。
自从2008年,山东省教育部门下文要求,坚决禁止普通高中利用公共教育资源举办复读班或招收往届生插班复读,一下子收紧了复读的口子。
“以前考得不好,连班级都不用换就能复读一年,现在没这么方便了。”菏泽市一所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说,考生要复读,必须去民办的专门复读学校或培训机构,一系列“新政”让很多考生放弃了复读的想法。
曹州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菏泽市在2008年时的复读生大约占当年高考生的六分之一,而近几年选择复读的考生逐渐下降。“现在选择复读的孩子确实减少了不少。从我们学校看,最近几年选择复读的人数要减少40%到50%。”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再“自古华山一条路”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近几年,随着高校本专科的扩张,上大学不再是难题。就今年来看,考生人数多了,录取计划也增加了:下发给山东省的本科计划为217300人,再加上专科计划,山东省今年本专科招生计划预计在54万人左右。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招生计划增加4万个左右,计划增幅远大于高考人数的增幅,也就意味着,对于山东考生来说,上大学已不是什么难事,八成以上考生都有学上。
当然,扩招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从根本上造成复读人数减少的原因,还是学生及家长观念的转变。
“原来只有高考一条出路,选择复读的考生比较多。但现在,考生、家长的价值观已经有了转变,不复读也有不同的人生道路可以走。”曹州武校相关负责人说,比如一些家庭比较贫困的考生或许选择外出打工谋生,甚至学习一技之长后,自主创业。
此外,还有不少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考生,选择了出国留学这条新的求学路。“现在的复读生与过去相比有很大变化:过去复读是为了考一所好大学,现在复读更多是为了考个更好的专业,再继续深造考研究生。”长期在高考复读一线指导的王盼老师告诉记者。
复读学校需谨慎选择
所有人都适合复读吗?答案显然不是。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复读。复读对大部分考生有帮助,但每年都有考生复读后分数不升反降。”王盼告诉记者,“心理素质特别差的考生不适合复读,晕考的情况时有发生。复读一年只会令考生心理压力更大,一考就砸。”
曹州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发挥失常导致分数在400分左右的考生可以选择复读,但鉴于今年的情况,350分以上的考生也可选择复读。
郓城一中一高三班主任告诉记者,复读是一件需要“慎之又慎”的事,决定复读前,考生一定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考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哪个科目失手了?选择复读,能否静下心来重新复习一遍旧知识?……发挥是否正常,是过往多次模拟考积累下来的最终结果,考生复读不能只有丰满的理想,更要结合实际。
“选择复读学校,不能只看笼统的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若干人,或某某重点学校教师若干人的数字。要看他们是否常年在班里任教,否则对复读学员就没有实际价值,只是招牌而已。”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外,还要看口碑,有些培训班打出‘包过班\’等口号,学生和家长不可被其宣传误导。如无其他门路,可以通过咨询曾就读的学生了解真实情况。”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长天)“这下好了,俺家有救了!”8月6日,郓城县武安镇华营村村民房海滨与郓城琦泉秸秆发电项目负责人签订扶贫协议后说。郓城县共有100户贫困户在这项扶贫活动中受益。房海滨说,他...
郓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郓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