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锲而不舍,打造“诚善校园”

牡丹晚报 2016-07-30 09:53 大字

一个人一生中能创造一个奇迹,已经无愧于生命了,但杨其山远不满足于此。他用25年的心血,把距县城35华里的郓城县黄堆集中学,打造成了名满齐鲁的教育品牌,创造了基础教育界的“逆袭”神话,一举在菏泽市300多所中学教学评估中夺得第一名,先后有全省2000多所学校的校长、老师前往参观。

为教育而生的他,注定要再创教育的奇迹:2015年,他本该功成身退,到县教育局或驻城学校适当安排个职务,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到离他家近百华里的郓城县最偏僻、经济最落后的侯咽集镇中心校任中心校校长。短短一年的时间,他又把一所薄弱的侯咽集镇中心小学,再次“逆袭”成功,在今年代表郓城县参加的全市小学教学水平评估中,考核成绩名列菏泽市前茅。今年4月,他光荣入选“齐鲁百名名校长”工程人选。

锲而不舍,打造“诚善校园”

□通讯员 徐振元 王西攀

定牢基调,诚善为魂

笔者近日走进郓城县侯咽集镇中心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直径1.3米、厚60公分的圆形巨石,巨石两边分别刻有“诚”、“善”两个大字。侯咽集镇中心校校长杨其山对笔者说:“学校不能没有灵魂,诚善就是我们学校的灵魂。亚圣孟子也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诚实是天地之大道,天地之根本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我们学校以‘诚善\’为根基,以‘诚\’‘善\’‘智\’‘雅\’为基点,旨在培养学生‘至诚、至善、智慧、儒雅\’的人格人品。如今,诚善文化积淀着岁月的印痕,绽放在校园里,让我们时刻都能感受到 ‘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舒适与温暖。”

带头践行,不遗余力

那么怎样把诚善文化在校园立体呈现出来?在理念、精神、环境、制度、行为以及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都要铸入诚善教育的元素。杨其山带头做诚善大爱的典范。在上任侯咽集镇中心校校长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就跑遍全镇28所学校,并在其中十四所完小召开了十四场家长会,与会学生及家长达1.2万余人,在每场长达三个小时的家长会报告中,诚善文化深入人心。尽管从学校到家近百华里,他每天坚持早晨4点起床、早餐,6点多就赶到学校,做到雷打不动的“四个坚持”:一是早上第一个站在校门迎接老师和学生进校门;二是每天巡查一遍课间操;三是每天听老师一节课;四是每周参加一次老师的教研活动。

缤纷活动,打造“最美”

诚善文化要有生命力,必须不断发展和提升。侯咽集镇中心小学建于1936年,历经80年风雨沧桑,满目疮痍。杨其山和新任中心小学校长王作磊一起,带领全校师生,重砌院墙,拔除荒草,捡拾垃圾,新铺上塑胶跑道,使全校面貌焕然一新。

为达创建 “最美学校”目标,他主持制定了各种评选办法,并评选出首批40多名“中心小学最美教师”、“中心小学最美诚善学生”等优秀人才。

学校实行了诚善积分卡,建立起“诚善”银行,班级建立“诚善”分行,建立起“诚善”超市。学校为每个学生设立诚善“小脚印”档案盒。“小脚印”是记录学生在小学阶段成长的足迹,收集、记录学生自己、家长、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在学校二楼走廊、青少年活动室设立两块“微笑墙”,展示出300多名最美同学、最美孝心少年及在各方面有特点的学生。 

新闻推荐

乘客电梯内遭遇惊魂一幕坠落3层后电梯门失灵

本报讯 (菏泽牡丹晚报记者建国 通讯员 尹华伟) 2月17日,菏泽市郓城县某小区居民何先生搭乘电梯时,遭遇惊魂一幕,电梯从5层突然坠到了2层,让他险些受伤。何先生告诉记者,当日中午,他搭乘住宅楼...

郓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郓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