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栽“盆景”育“森林” ——郓城县***趟出新路径

菏泽日报 2016-03-26 09:23 大字

扶贫刻意栽“盆景”不如用心育“森林”,做好新常态下的扶贫开发工作,需要探索***的新方法和新机制,郓城县找准“贫”根、抓住“困”源,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对症下药,走出了一条***新路径。

产业扶贫是***的有效途径,只有“授人以渔”才能真正把贫困人口拉出来,奔向小康。1300亩的连体大棚,800亩的光伏发电项目……郓城县立足贫困村资源优势和“种养加”习惯,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让更多贫困群众受益。

观念“突围”土地“掘金”

拖拉机在蔬菜大棚里犁地松土,若不是亲眼所见,也许你也不会相信。可事实是,即便开拖拉机的刘彦伟每天工作量超过12小时,一个连体大棚也得近一周时间才能全部松土完毕,拖拉机手加班加点的动力,是每天500多元的实实在在的收入。

和弯下腰才能进棚的传统蔬菜大棚不同,3月22日,记者在张营镇仲楼村百蔬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已经建成的大棚内一台拖拉机正在进行松土,许多个4米多高的大棚连成一片。连体大棚有多大?一个130亩!

去年12月开始,刘强把这种新式大棚引进到家乡,目前已经建好6个片区,其中完成种植2个,还有4个连体大棚在建。

张营镇潘庄村的留守妇女孙春英,每天都来到合作社干活,每天50元的工钱,还管顿午饭;70岁的魏广聚是张营镇魏海村的贫困户,大棚开始建设,他就来到这里看护建筑材料,一天三顿吃在工地,每月还能领1000多元的工资。正在建设的蔬菜种植基地,每天需要劳动力在200人以上,带动附近18个村的贫困户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目前,郓城县正积极开展设施农业扶贫试点,在张营镇、双桥镇、陈坡乡实施冬暖式大棚扶贫,目前已经完成租地、委托代理等工作,计划建设大棚600个,涉及49个村。家门口的产业,让群众学习到了新技术,依托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

扶贫“甘霖”倾注“穷根”

“只要有阳光,屋顶上的‘发电站\’就能自行运转,不用人伺候。”张营镇小屯新村村民李堪生说。

天气晴朗的时候,60岁的李堪生总是来到自家门口的电表前,睁大眼睛看着表盘里忽闪忽闪的数字。这块电表已成为他家的新“钱包”——安装了这套光伏发电设施,他家一年能有近4000元的收入。

今年,该村的116户贫困户躺着也赚了钱,春节前安装好的光伏发电设备已经并入电网,贫困户与当地供电公司直接结算,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卖“阳光”一年也能挣近4000元,“阳光收入”让贫困户实现当年脱贫。

而已经闲置了10年小屯村压煤旧村址上,800亩的光伏发电厂已经初具规模,光伏发电项目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使煤矿塌陷区未利用土地变废为宝。

“通过光伏扶贫帮助贫困户,一次性投资就可长期受益,可以让贫困户迅速脱贫。项目建成后,既把贫困户带了起来,又让村集体富了起来。”镇党委书记黄守江告诉记者。

找准“症结”,拔出“穷根”。郓城县支持杨庄集、郭屯、随官屯、南赵楼等乡镇,充分利用设施农业、采煤塌陷地、黄河河道等,启动光伏扶贫,帮助有条件的农村贫困户新建分布式光伏项目,力争2017年底,建成6—10个光伏村或光伏社区。

精准“箭头”瞄射“靶心”

瞄准靶心,***。郭屯镇魏楼村是省级贫困村,今年新建的55个早春大棚中,44个承包给了贫困户,他们只需交4000元租金就能种棚。去年建的4个温室大棚中,有2个承包给了贫困户,实现了当年种棚当年脱贫。

“利用扶贫资金建立的蔬菜种植基地,有55个早春大棚,4个温室大棚,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逐步实现全村脱贫致富。”村党支部书记魏海平说。

初春的阳光普洒大地,蔬菜种植基地内已是一片忙碌景像。70岁的魏玉常去年底承包的温室大棚,种植的黄瓜已经卖出6000余斤,收入万余元。

把准“贫困脉”,开准“治贫方”,走出特色产业扶贫之路。郓城县扶贫办主任魏建国介绍,目前,郓城县贫困人口6.38万户、18.2万人。郓城县重点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集中连片扶贫、整合扶贫资金、电商扶贫、新型城镇化、“兜底”扶贫等方面抓好扶贫脱贫工作。2016年,计划实现7.9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33个省定贫困村“摘帽”,逐步实现贫困村“五通十有”。 

记者 张啸 通讯员 刘考勇

新闻推荐

郓城:着力增强贫困人口“造血”能力

...

郓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郓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