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谢谢你,第一书记!

山东法制报 2015-12-14 12:24 大字

到农村去,那里有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到农村去,那里有育我成长的南瓜米汤;到农村去,那里是魂牵梦绕的故乡……

自2012年以来,山东省先后选派 2.6万名第一书记深入农村抓党建促脱贫。三年时间,90% 以上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翻番,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就在这支***先锋军中,同样闪耀着政法干警的身影,他们既给传统乡村植入致富的基因,又输入了法治血液。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些政法系统的第一书记,听听驻村扶贫那些事儿。

因为他, 2.6万亩农田不再“喊渴”

蜿蜒四千多公里的黄河自东明县进入齐鲁大地,坦荡如砥的黄河滩既是闻名全国的西瓜之乡、武术之乡,却也一度滋长着摆脱不掉的贫穷。

石棉板围起来的厕所、雨天寸步难行的土路、浑浊泛黄的井水……当这些多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镜头真实存在于河滩村民的生活中时,改变就变得迫不可及!

作为省公安厅选派东明县菜园集镇北东村第一书记,刘和平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农田灌溉。

从前黄河水位高,村民从不为浇地犯愁。但自打实施小浪底调沙工程后,黄河水位降了近两米,菜园集镇5个村都出现了“靠着黄河浇不上地”的情况,北东村尤其如此。

这块硬骨头,说啥也得啃下来!老刘会同其他第一书记制订了提灌站建筑方案,并落实帮扶资金380多万元。工程建成后,黄河滩 2.6 万亩农田将不再“喊渴”。

解决浇地难有了极大进展,老刘同时又将目光投向了村小学。修围墙、建厕所、铺操场、买电脑、联系大学生支教……改变的不仅是学校外表,更是孩子们的身心。

如今的老刘,已经离开了北东村,将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位省派第一书记。可相信这段在黄河滩的岁月,将是他工作生涯中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为他,210户农家年增收近万元

2015年 5月 29日,郓城县郭屯镇林集村,密集的雨点伴着雷声飘洒到灌溉渠里、水泥路上、小广场边、教学楼旁,见不到坑洼和泥淖。

然而,三年前的林集村远不是这般模样:全村4000亩耕地,没有一口机井、一条灌溉渠。进村的道路全是“纯天然”土路,坑洼不平。小学和幼儿园年久失修,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村民少有致富项目,连村集体也穷得叮当响,欠了17万的外债……

“困难再多,脉号准了就能解决!”眼见这情景,省检察院选派林集村第一书记柳曰友心想。

经过细致考察研究,老柳和村民代表会最终商定,养殖獭兔发家致富。为了畅通销售渠道,老刘通过网络联系到临省的兔商并阐明了该扶贫项目在资金和技术上的保障,对方同意长期合作。

有了销售渠道,全村很快掀起养兔热,养殖户多达210户,年收入也增加了近万元。与此同时,村里的3.8公里电线改造完毕,11眼机井和4400 米灌溉排涝水渠一次建成,自来水管进村入户,新修了村小学教学楼、幼儿园、健身小广场,党务村务实现全公开。

2015年 6月 1 日,在这里一干就是三年的柳曰友离开林集村。他带走了一双快磨破鞋后跟的运动鞋、一本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却通过带领大伙干,干给大伙看给村民留下一个干净漂亮的新村庄。

因为他,诚信友爱村风渐形成

走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北赵村的田间地头,你总会看见一个戴着眼镜,拿着相机,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不时停下来拍照和思考,他就是聊城中级法院选派北赵村第一书记耿建。

2012年,初到北赵村的耿建,通过田间地头的走访发现了村子贫困的症结所在,交通不便,村民观念普遍保守。

为此他带领村民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开拓思路,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整合300亩承包地,引来客商进行树苗培育;激发干劲,村民开展花生、粮食收购加工,近3年来,北赵村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500元。

耿建还经常组织法官开展送法进村活动,为村民讲解婚姻和邻里关系的法律知识,有力促进了和谐村庄建设。通过以案讲法,村民们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孝敬老人、夫妻和睦、诚信友爱的村风逐渐形成。

解释的话,不用多说;实在的事,尤需多做。通过一桩桩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群众对耿建怀疑的目光消失了,他用真诚的付出换来了北赵村人的尊重和拥护。见习记者  范晓  胡芳泰

新闻推荐

因下列借款人担保人没有根据其与郓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

因下列借款人、担保人没有根据其与郓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侯咽集信用社(现更名为山东郓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侯咽集支行)签订的《借款合同》、《 保证合同》约定...

郓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郓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