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剪出美好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郭卫东 韩 波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浓郁喜庆。
说起菏泽的剪纸艺术,不得不提到杨秀玲,这位出身于剪纸世家的民间艺术家。日前,记者走进杨秀玲的剪纸工作室,看到挂在墙壁上的精美作品,令人惊叹。
剪纸刀法“稳、准、巧”
民间剪纸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是由于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产生的。杨秀玲说,剪一种“罗汉须”的菊花,由于它初开时是直瓣,盛开时就卷曲,形成螺丝圈,剪这种菊花,要一瓣一瓣从里往外圈剪,剪成后花瓣卷曲自如,才能组成一朵形象殊异、风格别致的菊花。如果剪一种叫“鹭鸶羽”的菊花,由于它开花时一瓣套着一瓣,一瓣勾着一瓣,剪这种菊,要运用“掏剪法”,剪起的地方要片片相连,瓣瓣相随,花瓣之间的粗细、大小才能参差有致,变化不同,剪成的花才能像鹭鸶的羽毛一样丰满而美丽。她说:“在刻纸时,下刀和起刀必须做到‘准\’,特别是在刀与刀连接的地方,说下就下,说起就起,否则,线条就容易被刀刻断或者把剪纸撕坏。这里的‘巧\’主要是指运用巧刀刻出的‘锯齿\’和‘月牙儿\’。”
杨秀玲说:“剪纸不同于绘画,它很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而是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或使用图案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由于剪纸艺术的特点,很多时候,剪纸要做好图案化处理,既要抓住物象特征,又得做到线条连接自然。
剪纸艺术深受群众喜爱
郓城剪纸是郓城县广大农村群众世代相传的一种古老的艺术,历史久远,风格独特,技法精湛。郓城文化馆负责非遗项目的李晓光介绍说:“在民间,人们用剪纸这种传统艺术形式表达祈福迎祥的心愿,增添了民俗生活的气氛,而且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据介绍,如今,剪纸艺术仍然是家居美化,风俗节庆中最具有传统,最有特色和最受群众欢迎的艺术。
“剪纸不仅仅是一门民间艺术,而且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我要把这门传统艺术传承下去。”杨秀玲对记者说。在传承过程中,杨秀玲将流星派剪纸艺术体系加以总结,使其更简洁、更易学,将剪纸技艺传授于剪纸爱好者。她利用假期和双休日施教于郓城县青少年文化宫和郓城第一中学,已培训中小学生、美术教师160多人。在她的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传承民间剪纸艺术的希望。值得欣慰的是,杨秀玲的学生已有多个作品参赛参展走进市场,销往全国各地。她还为优酷网制做了一批剪纸贺卡,寄往世界各地。 
新闻推荐
...
郓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郓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