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深陷发展“沼泽地”,纺织专业村信心满满再“突围”

牡丹晚报 2014-12-19 21:21 大字

本报记者 仝志华

▲仔细查看◆一丝不苟

从2010年开始,国内棉花实行保护价收购,而众多中小企业以量取胜,造成产能大面积过剩,形成“大而不优”的劣势局面。我国棉纺织行业进入寒冬期,许多棉纺织企业下马。作为郓城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棉纺织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那么,他们是如何应对低谷期,从困境中寻求发展的?

纺织带动经济发展,西杨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12月18日8时许,牡丹晚报记者驱车赶到郓城县纺织行业的发源地——黄堆集乡西杨村,街上人流涌动,下车一问,才知道每天上午8时是村中棉纺织企业工人的交接班时间。村党支部书记杨兆前说,虽然目前处于棉纺织行业的寒冬,但全村136家棉纺织企业大都在生产,“仅外村在我们村打工的人员就有3000余名,上下班时间十分热闹。”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杨村利用本村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纺织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西杨村已经形成以纺织加工业为龙头的经济发展模式,拥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9家、纱锭28万枚、织机3580台,纺织企业由最初的12家增长到现在的136家。2013年,西杨村人均纯收入达2.1万元,远高于县乡平均水平。

“十里八乡的俊俏大闺女都想嫁到西杨村。”刚下班的该乡西刘村村民赵艳玲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她在西杨村的纺纱厂上班8年多了,对西杨村很了解、羡慕,“我一个月的工资3000多元,还是远远不如这个村村民的收入高。你看街道旁停放的小轿车,都是村民买的!”

敢想敢干,西杨人5年带领纺织业驶上发展快车道

说起西杨纺织,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村党支部书记杨兆前。

66岁的杨兆前从1983年起出任村党支部书记。“那时村里很穷,我就想:怎样才能让村民富起来?”他回忆说,因为一没资金二无技术,他曾困惑很久,“是杨梅青给我打开了一扇致富的窗口。”

1985年春节刚过,杨兆前找到村里在县针织厂当过厂长的杨梅青取经。“上织布机吧,不能光敢想,还要敢干,没有经费可以想办法,织布的技术我有。”在杨梅青的“鼓动”下,杨兆前各方动员,凑来几万元钱,引进20台织布机,开办了第一家村集体企业。

“第一单生意是给县绵厂纺织包皮布。”杨兆前说,一次就卖了5万元钱,这让他和村民看到从事纺织业的“钱”景。第二年,村民纷纷上马织布机搞纺织;同时,依靠头一年20台织布机带来的效益,村委会成立了两个织布厂。

从2000年开始,西杨村纺织业的发展走上快车道:规模不断扩大,改家庭作坊式为公司制管理,棉纱产品由普通纱提升为优质纱,由纯棉纺发展到棉涤混纺、彩棉纺,棉纱自落机、剑杆织机、喷水织机、喷气织机等先进设备上马,产业链渐渐拉长,产品销往国际市场,逐渐形成了规模效应、集群效应。

庄稼不收还得年年种,期待来年是个丰收年

“从2010年以来,随着棉纺织行情的低迷,西杨村许多企业举步维艰。”黄堆集乡党委副书记李逢官说。

行情低迷,生意难做,西杨村的棉纺织企业是怎么应对的?

“这几年生意不好做!”西杨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兆前感慨,“2011年上马了200台织布机,自己纺纱,自己织布,成本相对少了许多。”他说这是他应对行情低迷的办法。

诚达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几年间就发展到28000纱锭。谁知道,这如今反成了累赘。”董事长刘晓民说,280名工人,仅工资都吃不消。“投资上千万元,还有银行贷款要还,压力大啊!”他发愁地说,“庄稼不收你还得年年种,没办法,只能期待来年是个丰收年!”

如何走出“沼泽地”?西杨村人信心满满

传统纺织业,该如何突围?

“目前,一些中小纺织企业的发展遇到阻力,生产成本高,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市轻纺协会会长王志玉分析,“外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还是要苦练内功,从自身着手来解决问题,脱离‘低、小、散\’才有出路。”

企业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转型升级,才是纺织企业走出“泥沼”的关键。王志玉告诉牡丹晚报记者,运用先进工艺、自动化设备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是类似西杨村这些企业今后的出路。

如今,西杨村棉纺织企业虽然困难重重,但没有“坐以待毙”。在维持正常经营生产的同时,领导层也在认真考虑调整结构,进行产品升级改造,积极寻找竞争优势。“今年的市场形势就要好于去年,相信坚持下去,必有一个丰收年!”西杨村人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男子肇事逃逸民警跟踪追击

本报讯 (通讯员 陈 冰)近日,郓城交警连续奋战,破获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嫌疑人周某被抓获归案。2014年11月20日早6时20分左右,郓城交警大队事故科值班人员接到报警电话称:在郓城县郭武路武安西,一...

郓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郓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