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卖农资到托管土地 郓城服务规模化破解“小户种散田”

菏泽日报 2014-08-06 09:54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郑华伟)“我从1984年中专毕业分配到郓城县张营镇供销合作社,已整整31年了。现在,供销社托管土地是我经历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张营镇供销社主任闫成钦感叹着他在供销社“跌宕起伏”的经历。

2008年以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闫成钦似乎看到了一个发展机遇。 2010年,他在张营镇张一村尝试着托管了260亩小麦,开始替外出打工的农户种田。

“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借托管种地卖供销社的农药化肥。”闫成钦解释道,这种方式能变被动为主动、从坐等农户上门到深入田间锁定用户。

此后,托管土地不断扩大,目前已达到5万亩。

“土地托管到底咋开展,当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郓城县供销社主任王兴相说,“但是我们相信只要让农民切切实实的得到实惠,我们就能试点成功。”

对土地托管,当地农民有本账。

托管前,外出农民都要在农忙季节请假回家种地,再加上路费,一年每户两人减少收入近5000元;托管后,土地托管服务的费用低于市场价格,每亩土地每年减少支出近200元;同时,由于靠科学种植和增加有效种植面积,每亩可增加400—600元;还不耽误打工,可增加收入5000元。每人按1.5亩土地计算,三项累加每户每年就可增加收入6000元左右。

王兴相又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下:“订单托管土块,小麦每亩增产50公斤左右,玉米每亩增产75公斤左右,并且对订单小麦、玉米每公斤提高0.2-0.3元的价格统一收购,每年每亩土地可增收节支500元。”

其实,效果怎么样,被托管土地的农民最有发言权。

张营镇张一村村民屈爱清告诉记者,农民一家一户干不了的事,供销社开展的全程社会化服务可以帮着解决。张营镇供销社购置玉米深松施肥机、小麦收割机、玉米种肥同播机等各类机械70多台,整合社会机械140台。

屈爱清算了一笔账:加上用工,农民一亩地投入960元,托管之后成本仅为620元。

屈爱清家的小麦收获后,没有拉到公路上晾晒。张营镇供销社去年建成了两座日处理150吨的粮食烘干塔和4座总容积6000吨的粮食周转库。有了这些“大家伙”,屈爱清家的麦子蜡熟期就收了,玉米提前播种5—10天,这使两种作物的产量提高了15%。

郓城县供销社和张营镇供销社先后投资550多万元,新建改建总容量6000吨的粮食周转库4座,建成日处理150吨粮食的烘干生产线两条,年可烘干粮食1.5万吨以上,并与省内外十多家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和法国罗盖特、美国国民淀粉企业建立了粮食供销关系。

在搞好土地托管的同时,供销社的传统主业流通,是其核心优势所在。

“搞流通,穿线布点非常重要。”王兴相说,山东正在实施“农村现代流通提升工程”,利用现有供销优质资源改造现有网点,组建农村商品流通网络。

郓城县供销社以嘉吉农资公司、张营农资合作社两个“龙头”企业为主线,发展乡镇农资超市、直营店80处,村级加盟店800多处以及村级综合服务站300多处,使郓城供销社农资市场占有率达80%。

王兴相说,到2015年,郓城供销社要完成农业服务规模化18万亩,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110个,带动服务农民合作社400个,开展资金互助的专业合作社将达到20个以上,全县资金互助额将达到4000万元以上。

新闻推荐

郓城县将建设我国第一座燃用天然焦电厂

...

郓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郓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