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红 色 摇 篮 谱 新 篇 ——郓城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的新变迁

菏泽日报 2012-10-22 10:26 大字

77年前秋天的一个夜晚,在郓城县张鲁集乡大潭小学的教工宿舍里,微弱的灯光映衬着鲜艳的党旗,于子元等几位共产党员参与成立了郓城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随后梁仞仟等一批共产党员在黄河岸边这片土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和革命斗争。从烽火硝烟中走过,在改革探索中发展。如今,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大潭村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一块块农田生机盎然,红色摇篮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描绘着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靓丽画卷。

大潭村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处,北临黄河,距离县城30公里,解放前,“汛期一到水淹滩,大风一吹沙满天”。百姓受到反动政府的统治,贫困潦倒,饥寒交迫,大潭村逃荒要饭的有一半人。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像星星之火,第二个党支部又在附近的亓楼村成立,六名党员秘密宣传革命知识,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活动,党的组织不断壮大。大潭村盐碱涝洼严重,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种一葫芦收半瓢”。“建国初期,大潭村村民在党组织的带领下整平、深翻耕地,开挖沟渠,提高粮食产量,努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党群携手同不利环境做了艰苦的斗争。”在大潭中学从教37年的亓学光对记者说。

“28年前大潭建乡时,条件依然很艰苦,可谓是‘聋瘸瞎\’,意思就是没通信设施,没公路,没电,连当时的乡长去县城开会还得走好长一段路才能坐上车。”大潭村党支部书记汤孟金幽默地说到。如今,这里柏油路越修越远,越修越宽,好几家企业相继落户大潭,很多村民做起了生意,生活日渐富裕,新型农村社区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在大潭洋娃娃食品公司,是一派忙碌景象,1000多箱加工好的“洋娃娃”鸡蛋把货车装得满满的,将销往广州、东莞等地。村民朱秀莲一边忙着装车,一边高兴地说:“靠加工鸡蛋,俺一个月能拿到1600多元。”和朱秀莲一样在该企业从事食品加工的农家妇女有100多人。这家公司原来在温州生产经营,公司落户大潭之初,汤孟金多方协调企业厂址,并在水、电等方面大力支持,在较短时间内企业就运转起来。食品厂源源不断的鸡蛋需求也带动了该乡的养鸡业,今年大潭村周边新上养鸡户达40余户,所生产的鸡蛋全部供应给洋娃娃食品公司,为群众致富提供了新空间。

“现在穿得暖,吃得好,月月还有零花钱。”在大潭敬老院,68岁的汤庆臣老人笑呵呵地说。汤庆臣原本孤身一人生活,敬老院工作人员见他生活难以自理,便把他接到敬老院,现在他过得衣食无忧。大潭敬老院目前共有60位老人,都享受国家补贴的新衣新被等生活必需品,工作人员隔三差五给老人改善伙食,让他们度过一个安详幸福的晚年,乐得老人们直夸共产党好。

村民汤庆斌,几年前不幸患上急性胰腺炎,辗转各大医院治病,光治疗费就花了十五六万元,因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给他报销了大部分的费用,村里又向上级红十字会争取了部分扶助金,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村民们说:“搁以前,这个家早塌啦!”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已成为现实。

在当年党支部诞生的旧址上,由国家投资200多万元的老区项目、两座高标准教学楼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课桌凳,大潭小学和中学又修整了宽阔的操场,购置了齐全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了弘扬老区革命精神和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操,学校内还建设了大潭革命老区展览馆和大潭革命老区红色学校,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爱党爱国的教育熏陶。通讯员 李晓龙 刘考勇 记者 郑华伟

新闻推荐

郓城县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专家评审

...

郓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郓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