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架起连心桥 办事干部跑

菏泽日报 2011-07-24 10:49 大字

政策越来越好,自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农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前段时间,郓城县潘渡镇李河口村村民李全秋,在县城花4800元买了一辆摩托车,按照国家政策,可以领取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7月12日,李全秋带着领取补贴需要的手续,交到镇里的民生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告诉他:“回家等着就行了,这手续里有你的账号,过几天补贴款就打到你的小麦补贴直补本上了。”

“俺把手续交到这都不用管了,镇里的干部说过几天俺就能领到624块钱的补贴。要是没有这服务大厅,俺来到镇政府楼上楼下的跑也不一定能摸清地儿、找准人。”李全秋高兴地告诉记者。

2010年7月1日,潘渡镇在群众和政府之间架起便民“连心桥”——民生服务大厅。

乡下的农民,以前来到镇政府办事,摸不清头绪,门挨个敲、人挨个找,楼上楼下跑。现在,只要进了“民生服务大厅”能把事儿办妥,替老百姓办事跑腿的是政府工作人员。在这,老百姓能享受到民政、计生、残联、劳保、家电下乡补贴等多项民生服务,“群众动动嘴,干部来跑腿。”潘渡镇党委书记高素娟告诉记者,成立民生服务大厅就是为了服务群众。

“微笑露一点、效率高一点、动作快一点……”这是镇里给服务大厅规定的“十点服务”要求。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对每位群众都要热情接待,耐心解释,一次性告知应当注意的事项,让群众少跑冤枉路。不管群众要办什么事,只要把材料备齐了交到这里,无论程序多么复杂,设计多少部门,都不用群众自己跑,工作人员替你办。“有些老人年龄大了,听不清咱说啥。没关系,只要有耐心,慢慢就能给乡亲们讲明白,咱干的就是给乡亲们服务的活儿。”服务大厅工作人员韩香平说。

7月13日一早,郓城县潘渡镇仝老家村的村支书马增良,拿着全村20多个申请低保的手续来到镇里,在民生服务大厅一一盖过公章。“办低保的这些,不是年龄大了,就是身体有残疾,办理低保需要不少手续,我一次性拿来在这统一盖好章,到民政部门那里就办理了。”马增良说。

办理低保的手续,原先在村里就能盖章证明,如今咋还得跑到镇里?为了规范村章村账监管,潘渡镇把全镇61个行政村的公章全部收归民生服务大厅管理,放在大厅专门的橱柜,一村一盒,钥匙由村干部自己携带。钥匙实行村章镇管,即规范干部权力,又保证群众依法享有权利。印章的科学管理,满足了群众的正常需求,防止群众请求盖章时,吃、拿、卡、要等行为的发生。统一的监管,促进农村村务管理的健康发展,也有效防止了村干部腐败和各类矛盾的发生。

根据老百姓日常生活需要,民生服务大厅设立民政、计生等6个服务窗口,并开通大厅接待、电话热线、网上互动三条沟通渠道。工作人员每天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做好记录,下班前直接向镇党委书记汇报。“我们这儿每周一接待的人最多,一天下来得有五、六十人来办事或者咨询,虽然我们的人不多,但老百姓跑到镇里,咱一定得想办法给解决。”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樊亚崇告诉记者。

“不光是来服务大厅里办事,群众打来的咨询电话,工作人员都要耐心接听,群众不主动撂电话,工作人员不能先挂断。”高素娟告诉记者,为让百姓反映问题得到“一站式”解决,镇里明确规定:群众有困难找到大厅就到了头,不能再推诿扯皮,不管有无责任主体、涉及多少部门、事项多么复杂难办,只要属于社会服务范畴,务必受理办结。大厅还将办理各种事项所需材料和手续全部公开,温馨提示语让群众对能不能办、谁代理办、多长时间办结一目了然。民生服务大厅成立以来,共受理解决老百姓服务事项2258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记者 张啸 通讯员王金鹏

新闻推荐

新版水浒传的播放掀起了又一轮英雄故事冲击波为郓城水

...

郓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郓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