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第二十二中学教师李瑞荣: 愿做助燃孩子成功烈焰的氧气

齐鲁晚报 2020-08-25 04:57 大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德领

通讯员 邹爱武 李坤 李忠峰

“每当看到天真烂漫的孩子,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画面。”牡丹区第22中学化学教师李瑞荣这样用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爱。她始终心存感激,在自己的教书育人路上一路辛苦,一路收获。

化学课堂上诗意飞扬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人之所以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不断地运动,才有了“暗香来”。

一般人很难想象到这是一位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能把严谨的化学和浪漫的诗歌有机结合,将诗句中暗藏的化学现象巧妙联系,用专业的化学术语进行解释,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化学课堂充满了诗意。

除了把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她还非常注重实验教学。疫情防控期间,她带领学校化学团队担负起为全区录制网课的重任。怎么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化学网课带有“灵魂”,她通过趣味化学实验、家庭小实验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兴致很高,效果很好。

“李老师让化学课堂变得轻松有趣,让我常常有听不够的感觉。”学生郑一通说。

诗意的课堂

得益于厚积薄发

李瑞荣诗意课堂的背后,是长时间的成长和沉淀后的厚积薄发。李瑞荣说:“课堂是师生灵魂相遇的生命场,靠什么赢得课堂?那就必须苦练内功,不断学习,用学识和人格魅力感染每一位学识。”

她多年来一直坚持读书,写作和思考,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在一次牡丹区名师答辩时,她引经据典,游刃有余,引来大家的惊叹与热烈的掌声。

在2010年暑假国培计划研修中,她把年幼的孩子放在家中,冒着酷暑来学校参加研修学习,为了多挤出时间学习,中午也不回家休息。由于成绩突出,在接下来几年的研修中,李瑞荣被聘为化学指导教师,她及时总结学习所得,论文发表在《山东教育》等刊物上。

李瑞荣自1997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她积极参加各种赛课活动,每一次课例打磨的过程,她总是物我两忘,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在家备课时饭菜烧糊是常有的事,好几次差点把电锅烧坏了。尤其是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她克服一切困难带领化学组的老师们认真录制每一节课,得到了领导老师们的好评。

爱心换得桃李艳

李瑞荣几乎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在学生身上,不想让一个学生掉队。她曾教过一个叫陈默的学生,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沉默寡言,孤独封闭,常流露出辍学的念头。李瑞荣很担心,生怕这孩子出事。有一天早晨,李瑞荣骑电车上班的路上,在一个公交车站牌旁发现了陈默。她微笑着让陈默坐上自己的电车,并把一袋牛奶和一个烧饼送给了他,在路上和陈默谈了很多。也是这次“偶遇”让陈默感受到了师爱的温暖,现在已走上社会的陈默通过微信告诉给李瑞荣:“李老师你知道吗,那天本来打算到学校收拾完东西就离开学校的,是你的关心感动了我,让我树立起信心。”陈默还告诉李瑞荣,他现在开挖掘机有不菲的收入,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得很幸福。

李瑞荣说:“我希望自己是一瓶氧气,助燃孩子们成长的烈焰。”

新闻推荐

传承节俭美德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食客引导孩子养成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好习惯民以食为天,文明餐桌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缩影,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珍惜粮食...

菏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菏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