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模式,“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新农具”—— 农民付道爽网上直播卖水果
无花果变成开心果大批市民前来采摘付道爽在通过手机直播销售无花果“吃饭的时候也在忙着回复客商的信息,以便及时发货。”牡丹区黄堽镇杜庙村36岁的付道爽说,从没想过自己会通过手机走上致富路,种田、卖货都用它。每天他都要通过手机登录微信号,联系销售自家采摘园内自然成熟的无花果和有机葡萄。在他微信号里“好友”超过了3000人,微商水果销售群就有15个。
付道爽是一个在外地务工的返乡创业者。2014年,回家种植葡萄树,然而经济效益一直不是很好,甚至还赔了钱。但他认为这种“初探”很有必要,“当时种植技术没有问题,主要是销路,所以那时候见人就加微信,天天在朋友圈做微商,还加入了很多个‘水果群’,了解市场价格、积攒人气。”
有了探索“互联网+农业”的初体验,付道爽在2016年申请注册了“杜庙绿色生态采摘园”,不仅建起温室大棚,还扩展种植了无花果树。因为先前拥有的种植技术,采摘园所产的水果不仅产量高且甘甜可口。很快,付道爽家的无花果和有机葡萄在线上、线下的销售都十分火爆,先接单再采摘发货,仍然供不应求,仅这一项每年能收入十余万元。
销路打开,销量就大。付道爽卖完自家采摘园内的水果,还不忘帮助同村的农民销售农产品。因为“微信好友”里既有客商,又有农民,他就为这两个群体架起了产销对接的桥梁。此外,在他的带动下,许多村民也开始依托网络销售农产品。
更深的改变源于2018年他陆续参加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生产技能培训”。付道爽告诉记者:“当时的启发很大,主要是观念上,现在做农民,应该换一种耕种理念,结合我早前的‘触网’经验,我就想着如何更好地把手机变成农民手中的‘新农具’。”
“有直播美食的,有拍旅游的,但涉及‘三农’的还很少,我就琢磨着直播采摘葡萄,教大家种无花果,讲讲嫁接技术,让人们隔着屏幕也能体会农业乐趣。”说干就干,付道爽除了尝试在多个网络平台上直播,并发布销售信息外,还着力向这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转型。
文/图记者孙涛
新闻推荐
□记者王亚楠报道本报济南8月20日讯日前,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印发《山东省支持菏泽市技术转移补助资金实施细则...
菏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菏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