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倌”变身新型农民 记牡丹区安兴镇返乡创业带头人冯德轩
在牡丹区安兴镇冯庙行政村,有一处肉牛养殖场,伴随着“哞哞”的牛叫声,养殖场场长冯德轩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今年56岁的冯德轩是安兴镇冯庄行政村人,从20多岁开始,他便在辽宁沈阳从事建筑行业。2014年,冯德轩返回家乡,带头搞起了肉牛养殖。
“起初返乡创业搞项目,我毫无头绪和人脉。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区畜牧局技术人员交流,得知西门塔尔牛肉质好、销路广,决定试一试。”冯德轩说。
带着对返乡创业的满腔热忱,冯德轩在安兴镇冯庙行政村租下53.5亩地,引进214头母本西门塔尔牛,成立了牡丹区鸿晨养牛场,开启了自己的“牛倌”生涯。
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连公母牛都不分的冯德轩吃尽了苦头。因养殖经验不足,他的牛群大规模爆发疾病,损失惨重。
“一年死了30多头牛犊,损失近20万元,心里那个痛啊!真不好说。”冯德轩回忆道。由此遭遇,冯德轩明白了光有梦想和一腔热忱是不行的,掌握过硬的畜牧养殖技术才是关键。此后,他不仅多方学习养殖技术,还聘请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前来指导,日积月累下,冯德轩摸索出了一套过硬的养殖技术。
“我们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七天消一次毒,一年打两次预防针,现在,养牛场一年最多损失一只牛犊,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兽医张振合含笑道。
屋漏偏逢连夜雨,解决了牛的病害问题,冯德轩又遇到了“天灾”。2018夏天正赶上雨季,无奈牛场内两个草料池子全部进了水,一批草料“全瞎了”。为了解决牛食问题,冯德轩不得不以一车2600元的价格外调草料。
“一车草料只能维持一天半的时间,当时甚至有了放弃的想法,但考虑到镇政府对我的期望,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冯德轩告诉记者。
为了解决牛食问题,冯德轩和饲养员孟兆宪做起了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冯德轩等人配出了以玉米秆、豆粕为主的青储饲料。“青储饲料不受气候和季节限制,营养丰富,好消化……”说起饲料的好处,冯德轩难掩心中喜悦。之后,为了减少污染,他又将牛粪提供给了蚯蚓养殖户。
经过三年仅繁殖不出售,到2018年,冯德轩的养牛数量达到了500余头。
“去年,我们养殖场向新疆、陕西等地一下售出了300余头牛,一头牛售价近万元。”冯德轩开心地说。
在冯德轩的影响下,周边村民纷纷找其“取经”,尝试养牛致富。冯德轩不仅乐意为村民传授养殖经验,还会低价卖给他们一些牛犊,并让场内兽医提供帮助,免费给牛打针输液。
“养殖行业经过这几年的打拼已相对稳定,但咱作为农民应该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发展,向新型职业农民靠拢。”2018年,冯德轩在安兴镇流转土地30余亩,种上了1600棵五角枫、1200棵法桐。他告诉记者,这两种绿化苗木不仅易管理,而且收益高,一棵树苗进价几十元钱,五年后一棵便能卖到一两千元,再加上镇里提供的各种惠民政策,稳赚不赔。
记者王振宇常鲁燕
新闻推荐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云华长贺“重症医学科,是一个介于死亡与希望之间的科室,直面死亡,工作环境封闭,病患家属也常对我们...
菏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菏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