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实振:“漆彩世界”追梦人

牡丹晚报 2018-11-20 09:47 大字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振宇

近日,菏泽市对首届“牡丹文艺奖”拟获奖名单进行了公示。在美术类拟获奖作品中,漆画《残垣》凸显出它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这幅以圆明园为背景素材的漆画,虽然表现的是满地的断壁残垣,却包含着自强不息的民族情怀。其作者叫毕实振,今年30岁。

沉迷漆画不能自拔

毕实振1988年出生于菏泽市牡丹区,青年画家,现为菏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漆画艺委会主任,同时也是牡丹区安兴中学的一名教师。

由于家乡是著名的书画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毕实振也是受这样的大环境熏陶,从小就喜欢上了绘画。

采访中,毕实振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自2008年考入佳木斯大学后,我虽学习过工笔、水彩等多种绘画门类,但依旧彷徨:自己的专业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美术道路应该怎么走?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大二期间无意间接触到漆画,他才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并沉迷其中。

比起国画、油画,漆画是一类全新的绘画艺术。它主要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物品的参与。它既是艺术品,又是实用装饰品,成为壁饰、屏风和壁画等的表现形式。在没有系统学习漆画的情况下,毕实振绘制了自己的第一幅漆画作品——《布达拉宫》。

“这幅作品虽然得到多位专业老师的赞赏,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漆艺的精髓,有其形而无其韵。”毕实振含笑道。

为了系统学习漆画,毕实振除了自身坚持不懈努力之外,还跟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杨国林潜心学习。其间,为了更好地掌握漆画技巧,他还购买了大量的相关书籍,认真钻研。

毕实振表示,漆画的学习阶段虽然很苦,但自己乐在其中。功夫不负有心人,毕实振毕业创作漆画作品《四合院》被评为优秀学生作品,并被留校保存。

毕业后开启追梦之旅

2012年大学毕业后,面对几乎没有漆画踪迹的家乡,让漆画艺术在菏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为毕实振的梦想。自己的漆画如何创作?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则成了他所面临的问题。当他一筹莫展时,机缘巧合结识了菏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王保祥。

“王主席对民间艺术充满了感情,也成为我实现梦想的‘推手’。在他的鼓励下,我参加了首届菏泽‘金草根’民间艺术展,使家乡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漆画。”提起王保祥,毕实振充满了感激。

展览期间,很多人提起漆画几乎都存有疑问。当被询问漆画是不是用油漆进行创作时,毕实振认识到自己的“梦”还很长,为了实现梦想,还有很多路需要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完成教学本职工作的同时,毕实振不忘自己的梦想,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开设了校本课程—《漆艺之美》。

“让更多孩子了解不一样的绘画世界,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每当孩子们询问‘老师,漆画是什么?’‘老师,你能教我画漆画吗’的时候,我的心里就乐开了花。”毕实振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创作的漆画作品——《月季》荣获菏泽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二等奖。那一刻,毕实振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幸福,自己的梦又是多么美好!

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

要不断地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寻找绘画的灵感,这是毕实振在艺术创作中的感触,他热衷于写生,热衷于发现自然、走进自然。

在沂蒙老区写生的过程中,毕实振感受最深的就是山区生活的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一户人家将遗弃的旧厨房和新厨房并存,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创作了漆画作品《回忆》。

“菏泽市首届 ‘牡丹文艺奖’拟获奖漆画作品《残垣》,是我在北京圆明园写生时,看到满地的碎石残垣已无昔日的繁华,灵感突现创作出来的,也希望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一定要牢记历史、继往开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拼搏。”谈及自己的拟获奖作品,毕实振侃侃而谈。

在毕实振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的漆画作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省、市级的绘画比赛中屡获殊荣,并逐渐将漆画的各种表现技法与本人绘画风格结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漆画之路”。

“脚下的路还很长,我的‘漆彩世界’追梦之旅永远不停歇!”憧憬未来,毕实振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他们,为贫困娃送去冬日温暖希望更多爱心企业为孩子们提供书包及衣服等爱心物品

主办:共青团菏泽市委、牡丹晚报冠名:花冠集团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淑娅)第十四届“冠群芳·柔酒大师”希望工程菏泽...

菏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菏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