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守住“菏泽蓝” 留下“生态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菏泽日报 2017-08-28 22:28 大字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抬头望去,是明媚的“菏泽蓝”。

苍树吐翠,碧水泛波——放眼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

满目碧绿一城蓝,这般颜色如在画中。

在中国共产党菏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市委书记孙爱军指出:“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努力让菏泽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空气常新、美丽与发展同行。”

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党的十八大以来,菏泽市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毫不放松地狠抓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增加环保投入,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齐抓共管构建环保大格局

2016年12月1日,《菏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作为菏泽市享有立法权后制定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该条例的出台,让保护“菏泽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菏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正式实施,正是菏泽市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例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菏泽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抓好环保法律法规及重要规划、计划、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201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生态菏泽建设的决定》《菏泽市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意见》等26个规范性文件。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环保工作亲自部署,多次调研、督导环保工作。今年3月7日,全市环保工作会议召开,孙爱军在关于全市环保工作的批示中指出,要像保护眼睛、对待生命一样珍惜生态环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滴水穿石的韧劲,打好生态建设持久战。6月28日深夜,市委副书记、市长解维俊深入到部分县区,夜查水污染防治工作。他强调,加强水污染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围绕环保突出问题,要采取定期与随机、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水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指挥长,20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县区党政一把手为成员;为切实解决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菏泽市还成立了市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工作指挥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菏泽市切实落实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工作大格局,凝聚起了强大的攻坚合力。”市环保局局长张善甲说。

突出重点探索特色路径

天蓝了,水清了,景美了——这是菏泽人对生态环境变化的真切感受。

这些直观的体验,也客观地体现在了看似枯燥的数字里:2013至2016年,菏泽市三条主要出境河流断面COD、氨氮基本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由2013年的75天增加到2016年的170天,蓝天白云天数由94天增加到224天。2016年,SO2、NO2、PM10、PM2.5四项指标年平均浓度分别较2013年改善38.6%、20%、31.9%、37.2%。2014至2016年,菏泽市共获得省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4352万元,居全省第5位。

成绩的取得,来自扎实的工作。

今年3月17日,市巡查组工作人员来到市区一项目建设现场,发现车辆出入工地未清洗、现场洒水不及时、局部裸露土方、建筑垃圾未覆盖等问题,针对现场发现的问题,现场取证并责令施工方立即整改,该建筑工地被罚款5万元。仅当日,工作人员就共抽查了市区5家建筑工地,5家建筑工地均存在治理不达标问题,全部进行了处罚,共计罚款35万元。

黑臭水体治理事关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既是环保工程,更是民心工程。

日前,高新区万福办事处党委副书记陈广峰有了一个新职位——小黑河和句阳路边沟“沟长”,负责小黑河和句阳路边沟黑臭水体的治理和管护工作。

建立“沟长”制度,是高新区严格落实河长制,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的一个积极探索。

工作开展以来,陈广峰带领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实地查看,分析小黑河和句阳路边沟的黑臭水体形成原因,结合施工队伍提出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长效管理”的整治方案。

“为了防止流动市场卖菜商贩往河沟内随意抛撒菜叶等垃圾,我们还在句阳路边沟河岸上配置了容量240升的垃圾桶20个,并加强日常监督,有效地杜绝了往河沟内随意抛撒菜叶等垃圾的现象。”陈广峰告诉记者。

这是菏泽市坚持把大气和水污染防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责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菏泽市坚持“降尘、减煤、治气、增绿”并举,先后购置机械保洁车105辆,为109家沥青拌合站、水泥搅拌站和796家煤厂、渣场、料堆铺设了防风抑尘网,取缔了7993家燃煤小锅炉,淘汰黄标车4.7万辆,投放公共自行车4000辆,1615辆出租车全部使用清洁能源。水污染防治方面,菏泽市对辖区内52条主要河流全面实施“河长”制;投资15.5亿元,新建、改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13处,对原有1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新建投运污水处理厂12座,日处理污水能力由30万吨提高到70万吨。

加强执法筑牢环保红线

近日,在山东方明化工有限公司的控制室内,工人正在检测生产流程。经过一个多月的检修、技改、维护,经专家组评审,山东方明化工已具备重新开工生产条件,重新启动运营。

“为确保装置安、稳、长、满、优的运行要求,公司根据集团公司统一部署,从六月初进行停产检修。此次检修,共检修项2015项,环保能否达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方明化工副总经理宋松说。

山东方明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供热、化工、新材料于一体的跨行业企业集团。随着安全、环保、新旧动能转换等一系列新政策、新标准的推行实施,技术升级、安全排查、设备维修已成为企业惯例和自觉行动。这次企业共投入技改资金74.4万元,预计年新增效益380多万元。

由被动落实,到主动将环保放在心上,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已成为像山东方明化工有限公司等大多数菏泽企业的一个渐变。这种渐变,来源于菏泽市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及时查处突出问题。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严格环保执法,督促有关单位、企业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突出问题。2016年,菏泽市共发现取缔小制革等“土小”企业21家,2017年取缔整改“散乱污”企业4313家。从严查处违法排污行为,菏泽市还积极建立环保与公安机关联合执法和案件会商机制,充分利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停业关闭等强制措施,确保每一起环境违法案件都及时查处到位。2013年以来,共立查环境违法案件2085件,罚款6034万元,行政拘留289人次,产生了很大震慑效应。

如今的曹州大地,好似一幅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这画卷,勾勒出菏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清晰路径,更展示着全市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生活。

记者胡德光

新闻推荐

“面人穆”:巧手捏出大千世界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姜培军8月22日上午,“山东非遗走进青海”展览在青海海北州开幕,菏泽面塑艺术家穆绪建携带的多件面塑作品受到欢迎。菏泽面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民间工...

菏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菏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