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人穆”:巧手捏出大千世界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8月22日上午,“山东非遗走进青海”展览在青海海北州开幕,菏泽面塑艺术家穆绪建携带的多件面塑作品受到欢迎。
菏泽面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民间工艺的重要代表,深受人们喜爱。穆绪建(人送雅号“面人穆”),在继承菏泽传统面塑技艺的基础上吸收众家之长,大胆创新,形成独特的风格,近年来曾应邀到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瑞典以及港澳台等国家或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并对来自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面塑艺术爱好者传授技艺。
面塑作品“宗喀巴”走进青海
下一站奔赴哈萨克斯坦
参加完“山东非遗走进青海”展览后,穆绪建将马不停蹄赶赴哈萨克斯坦,参加2017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
“行万里路,捏出大千世界。从小,我就向往外面的世界,年轻时周游四方使我长了不少见识。”穆绪建说,每一个地方工艺美术馆和书店都是他必去的地方,还曾先后拜访过济南的李芳格、北京的汤金章、上海的李新发等面塑名家,1983年拜面塑大师李芳清为师。
1995年至2005年,穆绪建被珠海一家外资企业聘为面塑礼品设计师。2005年春天,随着全国文化遗产申报的不断升温,穆绪建谢绝广东多家企业的高薪聘请,返回家乡。2007年1月,他应邀去马来西亚艺术表演,作品受到马来西亚文化部长的喜爱,关公、寿星两件面塑作品被其收藏。2009年6月,他被省文化厅评为 “省级曹州面人代表性传承人”。
穆绪建的面塑作品,小到放在核桃壳内的微型面塑,大到两尺高的牡丹仙子和寿星,各种形象应有尽有。随着名气越来越大,穆绪建获得了“面人穆”的雅号,前来慕名拜师的面塑艺术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其中,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也有来自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面塑爱好者,总数不下500人。
学员的热情,让穆绪建对菏泽面塑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喜欢面塑,使这项曾经在菏泽辉煌过的民间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这次去参加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我要继续宣传菏泽面塑。”穆绪建说。
“青海人民太热情了,我们的面塑展位被包围得水泄不通。”8月22日12时许,在经过多次尝试后,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终于拨通了穆绪建的手机,通过电话感受出他在那端的激动。
此次“山东非遗走进青海”展览,包括菏泽面塑、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青岛剪影、威海传统铜艺、聂家庄泥塑等系列山东传统民间艺术,将在海北州、西宁等青海多个地区展演。“观众询问面塑制作方法、媒体记者采访,一上午忙得不可开交。”穆绪建说,“虽然很累,但看到菏泽面塑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心里还是非常高兴。”
除了穆桂英、老寿星、牡丹仙子等传统面塑外,穆绪建还针对青海展览捏塑出了作品 “宗喀巴”。宗喀巴(公元1357年~公元141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在中国西藏、青海、内蒙、甘肃、北京、山西、河北等地区的佛教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大师塑像。为了增加菏泽面塑在青海展览中的 “兴奋点”,也为了表达自己对青海人民的敬意,穆绪建花费很大精力捏塑出了作品“宗喀巴”。
“宗喀巴”为坐像。作品中,宗喀巴慈眉善目,身着具有鲜明藏传佛教特点的服饰,盘腿坐在白莲花上。莲花底座下,标注有“青海人民吉祥如意”的字样。整件作品匠心独运,给人以肃穆、庄严、温馨之感,充分表现出穆绪建对面塑技艺的驾驭能力。
新闻推荐
孙爱军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专题听取市级领导干部到村调研脱贫攻坚情况汇报
本报讯(记者胡德光)8月21日,市委书记孙爱军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听取市级领导干部到村调研脱贫攻坚情况汇报。市委副书记、市长解维俊,市政协主席尹玉明,市委副书记李建华,市委常委出席会...
菏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菏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