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消息到,樱花盛百年 青岛樱花盛开正艳,回顾百年种植历史

半岛都市报 2020-04-07 04:29 大字

人间最美四月天。

是的,青岛又到了芳菲争艳的季节,即便比很多内地城市稍微晚了一点,但春天的消息已经传达到了花草树木之间,它们早已做好了“计划”,次第绽放。无疑,最先惊艳了岛城的是樱花。“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樱花落》苏曼殊)

不到中山公园,不知春深似海。公园长廊里,单樱在计划单中排名靠前,肆意怒放,枝头摇曳。园中游人如织,争相观赏,于是,我们再次打开泛黄的档案,与青岛专家学者、以及游历过青岛的名家一起,回顾樱花百年记录,无论经历何种沧桑,花儿依然婀娜芬芳。

樱花压枝头,已绽放百年

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离别难·宝马晓鞴雕鞍》唐·薛昭蕴)

中山公园里,樱花绽放已初具规模。樱花大道上,游人往来,或驻足拍照,或仰望欣赏,就连被风飘落的花瓣,也被爱惜地捡拾起来,捧在手上,轻轻放入樱花树下,因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回溯青岛樱花历史,已有百余年。伴随着它的诞生,是青岛被德国侵占的伤痛。

1897年,德国借口“巨野教案”侵占青岛,开始大刀阔斧的99年建设计划。会前村,一个古老的村庄,就是在此时消失的。据记载,早在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年),有王姓始祖王龙、王虎兄弟二人携家眷自云南来到太平山西南坡立村,取名会前村。德国侵占青岛后,先后于1902年和1905年征收会前村全部土地,废村拆房,建立了植物试验场和猎场,筑路建屋,栽植花木,设立苗圃,称之为“森林公园”,也就是中山公园的前身。

青岛本地有没有樱花?答案是有。青岛植物专家于涛先生告诉半岛记者,2015年青岛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公布了在崂山北九水就发现两株罕见的崂山樱,是中国本土园种。但青岛市的园林樱花历史应该开始于20世纪初。

会前村360余户村民被迫离开了故土,取而代之的是德国为城市建筑准备的苗圃,这里背依太平山,前临汇泉湾,阳光充足,湿度适宜,被誉为天然的植物温室。德国人从世界各地引来各种树木花卉,1904年,中山公园被辟为植物试验场,建林木园地将近百万平方米,果木园地约有四万平方米,遍植170多种、23万株世界各地的花草树木。

樱花的树种便是此时引进的,“青岛最早引进的是东洋樱花,也就是日本樱花,是德国用轮船运来的”,于涛先生说,经过试验发现,会前村的土壤和水分适合樱花生长。最早引植的东洋樱花规划在了公园南北长600米中轴线上,百年樱花路街各色樱花贯穿公园南北,形成整座公园的西区和东区、东大西小的两大园区,各区域内辐射分布着1000多棵樱花树。樱花分为单樱和双樱,单樱就是单花瓣的,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盛开;双樱是复瓣花,日文中叫“八重樱”,花期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盛开。这里的樱花群落超凡脱俗,春有繁花成叠,如云如霞;夏有绿叶群聚,红果闪亮;秋有黄红霜叶,飘飘洒洒,如锦如绣,公园的樱花还与68棵古树、89棵名木相邻相伴,四季轮回,争奇斗艳,美轮美奂。

“现在常见的樱花种类单樱颜色较少,以红白为主,晚樱品种分为一叶、关山、普贤象、郁金、御衣黄等,如今的樱花品种越来越多,青岛就有专门的培育基地,拥有新品种160多种,具有国内规模最大的新品种资源库”。

赏花有专列,票价还打折

暮春天气尚披裘,山外茫茫海色深。

霞绚朱樱乾树密,径循翠柏两行幽。

这是晚清学部副大臣劳乃宣在赏樱花,并拜会恭亲王傅伟之后,即“春暮游会前,观樱花,归,过恭邸别墅”后所作的诗。

在樱花种植初具规模时,就有“赏花会”,时间在每年的4月份。“长篇纪实小说《桃源梦》便记载了1912年客居青岛的逊清遗老去赏花会,并带酒菜饮宴的情形”(《樱花会》)。1913年,一大批逊清遗老如赵尔巽、于式枚、蒋楷等组成“蝴蝶会”,在樱花盛开之时常到公园里吟诗唱和。

青岛历史上大规模引种樱花是在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的1915年前后。大量日本人移居到青岛,一如当年德国引进啤酒一样,日本引进了更多的樱花,是为了让侨居在青岛的日本人有一种“家”的感觉,他们在森林公园里大规模地种植樱花,形成一条长近一公里、贯通公园南北的樱花长廊,并将森林公园更名为“旭公园”,青岛人则称其为“樱花公园”。同时,又在若鹤山(贮水山)等处也种植了大片的樱花,于是,青岛春季赏樱花、夏季洗海澡成为两大旅游特色。逐渐地,每年的樱花季,自发地形成了樱花会。中国收回青岛主权后,樱花和樱花会都延续了下来,不过已经改了名字。胶澳商埠当局将“旭公园”改为第一公园,樱花会改为“春季游览会”,但是老百姓还是习惯用“樱花会”来称呼这一活动。

“胶澳商埠当局明文规定,各机关可以在樱花盛开时节放假赏花。”(《青岛忆最美是樱花》聂惠哲作),放假的时间为半天或一天,“这一‘福利’一直执行到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

据传,由于1923年春,青岛刚刚收回不久,国内的很多人尚不清楚北洋政府的收回真相,以至于谣言四起。为此,胶澳商埠当局特于当年4月28日“百花盛开时”,在第一公园招待“中外南北有名人士”,“于赏花之余,籍使知青岛之现状”。此事被时人称为青岛交还之后的第一韵事(《青岛回归后的首届“樱花会”》聂惠哲作),樱花担当起了宣传青岛的重任。

于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青岛旅游,当局不遗余力。据记载,北洋政府接收胶济铁路后,“为鼓励外地人来青岛旅游,扩大铁路客运量,曾从1924年起对至青的观樱旅客团体和海水浴客实行票价优待。可见,当年的观樱游已被官方认可为青岛旅游的重要组成。此后,青岛还实行过来回游览减价票,又称游览往返减价票。规定凡通过铁路前往国内各名胜地旅游(包括外地游客至青岛旅游),均可享受减价票。全国铁路各较大车站均有此客票出售,票价享受全票价的七五折优待”(《青岛忆最美是樱花》聂惠哲作),此时的樱花俨然成为青岛的一张名片。

1929年5月22日,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在春夏秋冬的更替中,种植樱花、增补樱花一直是青岛园林事业的一部分,樱花也成为中山公园的特色景观,远近闻名。“东园花海流年光,依旧樱英舞春阳。”1936年,青岛市政府为推动青岛旅游的深入发展,曾利用展览会和画报,发起了青岛市区和郊区名胜景点的评选活动,根据游客的推荐,评选出青岛十景。中山公园以樱花的“东园花海”美誉成功入选“青岛十景”(旧版)。

新闻推荐

曹升灵调研企业纾困和化工园区整改

本报讯(记者孔博)3月28日,副市长曹升灵一行赴巨野县调研企业纾困和化工园区整改工作。曹升灵先后来到万丽服饰、华斌电力公...

巨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巨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