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四千年历史 数济宁古城变迁

济宁晚报 2018-09-21 09:29 大字

本报记者 刘锐 通讯员 李富荣 孙灿

济宁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据文献记载,济宁地区建立行政机构筑城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四千年前。夏代济宁境内有任国,秦置任城县。因地濒济水,五代时又设济州,初治巨野;金时因巨野常被水淹,遂迁任城。元时取安宁之意,始有济宁之称。同时,济宁周边地区也有众多的古代城市分布。9月15日,主讲人朱承山做客“文化济宁·百姓讲堂”,带来讲座《济宁四座城——兼谈任城区内的其他古城》,分别讲解了西汉任城县城、北魏任城县城、金代的济州城和济宁郭城四座古城,与市民一起回望济宁地区古城的历史变迁。

古城维修 意外发现西汉城遗址

“2009年秋季,文物部门维修加固地处环城北路与环城西路交界处的济州古城。为摸清地下情况,于城墙外侧开探沟一条,意外发现了西汉城的墙基。残存的西汉墙基残高3.3米,其中沉没地下的1.5米;残存夯土18层,当时的夯具是圆形石夯,直径约8厘米,其中发掘时出土一件圆柱形束腰石夯实物。”朱承山介绍,考古人员按汉代城市制度,推测这座西汉城平面为长方形,发掘点在城的北墙西端。这座城与金代的济州城墙走向基本一致,或说两城大致重合,金代城建在了汉城旧址之上。只是汉城略小,东墙至公园西街,其他三面墙被济州城叠压。此外,考古人员在市区内多处地点发现汉代时期人类居住的遗迹,均证明济宁地区西汉时曾有古城建筑于此。据考证,该城为两汉魏晋之际的任城县城,而不是明清文献所说的在仲家浅。《魏书·地形志》中记载“任城有任城”,是说北魏任城县有古城,指的则是西汉城。

“此城延续了600余年的时间,经历了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十六国时期、北魏等朝代,在此期间许多朝代的行政机关皆驻扎于此。”朱承山说道。

寄托乡情 任城被写入诗文传颂

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诗仙李白寄家山东任城,时间长达23年之久(公元736年至759年)。李白对任城情有独钟,在很多诗文中表达了“我家寄东鲁”的深厚感情,任城也被称为李白的第二故乡。李白寓居任城时,应任城县令贺公之邀而作《任城县厅壁记》。李白在文中考究了任城的渊源和历史沿革,介绍了任城的地理方位和风土人情。文中满怀深情地记述“地博厚,川疏明”之壮美,城中雄丽如“香阁倚日,凌丹霄而欲飞;石桥横波,惊彩虹而不去”,民风淳朴则“行者让于道路,任者并于轻重。扶老携幼……”一生未能实现其政治抱负的李白也借文阐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绩观。

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之后,时值杜甫游齐赵间途经任城县,看到白露节前任城县南池的秋色,有感而发作诗《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一首,诗中“秋水通沟洫,城隅进小船。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描绘了白露节前任城县南池的秋色,也抒发了杜甫的思乡之情。

抵御外敌 古城曾多次用于防御

古代的城池不仅是作为行政机构的驻扎地点,也起到了防御外敌的作用。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驻扎于此的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提出“旧城土筑,易以砖”,将土筑城墙外皮包砖。据文献记载:“城高三丈八尺,顶阔二丈,基宽四丈,周九里十三步”,城墙高大宽厚,城外护城河近14米宽,在抵挡敌人入侵时相当坚固。城池东、西、南、北四门,城门处设置为瓮城形式,并在城门上设置了城楼,分别是门楼8个、角楼4个,城池南门东设太白楼,南门西设玄武楼,北门西设得胜楼,共建15座瞭望楼,用于战时防守。明末城墙上增设炮台(敌台),每炮台安置40门大炮。

随着历史的变迁,明代天启二年(1622)时,由于巨野人徐鸿儒起义爆发,多次攻打济宁,为了保护民众不受侵害,官方在济宁地区建立郭城。郭城,即外城,为不规则形,俗称“土圩子”,城周长32里,共设城门18个,墙外设护城河。清代咸丰年间,捻军由安徽而来,又沿旧迹复建郭城。民国时期的郭城已残破不堪,仅剩几阁。建国后人们用土,外郭逐渐消失。至1990年前后,五中墙北、博古庄、土城村、兴隆门一带尚有土城高阜,至今已无存。

古城介绍

北魏任城县城

北魏任城县城,公元518年,即神龟元年建。省志、府志、州志等书都有相同的记载。万历年间《济宁州志》云:“任城故城旧址在南关,今呼为小南门,上建三官阁,乃任城县南门旧址也。”

经考古调查,参照文献:古运河是这一古城的北城壕、东城壕;越河是南城壕;西城墙大致在考院街一线。东西宽约2.5里,南北长约1.5里,城周长8里。小闸瓮城则是旧城的东门。

金代济州城

金代济州城,建于金大德二年(1150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五代、宋、金、元设立济州,领5县。早期驻地在巨野,由于黄河决口水灾,金天德二年将济州迁到任城县(今济宁)。北魏隋唐时期的任城经过600多年早已毁坏,故选址于老运河北建城。

济宁周边的其他古城:

亢父县故城

位于济宁城南30公里,喻屯镇东南约6里处。在城南张村北、城后村南,城的中心为湾子村。大致为方形,边长1.5公里。城周长6公里,总面积2.25平方公里。1980年文物普查时,西墙南段尚存,残高6米。

秦代、两汉、曹魏、西晋、北朝设置亢父县,沿革长达800年之久。秦隶属碭郡,汉晋属任城国,北朝属任城郡。

邾瑕故城

位于今唐口镇刘街村西,文物部门名之刘林遗址。西周、春秋前期的邾国故城,春秋鲁文公十三年(前614年)邾文公由这里迁往峄山之阳(今邹城南)。《春秋·襄公六年》中记有“城邾瑕”,杜预注:“在任城亢父县北有邾瑕城”。乾隆《山东省志·古迹》中亦记有:“邾瑕城在济宁城南二十里”,其他史籍也如此记载。济宁文物局1980年、1987年先后两次调查该遗址,遗址上的陶器残片、灰坑、地层等遗物证明,城址时代为商周时期,并有秦汉时代的遗物,与文献记载的邾瑕故城相吻合。清末民初这里设有邾瑕乡。考古人员未对城墙进行考古钻探,因而对城墙状况不清。

乘邱县故城

位于今长沟镇南2公里处,城子崖村周边。故城发现有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一直到近代的文物残片及石刀。1980年发现有周代城墙,为棍夯遗迹,夯窝直径3.5厘米,现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发现的夯土墙在村东南角,为故城的南墙东段,估计早期的城为方形,边长1公里。文献记载,东汉为乘丘邑,东汉、隋代设置乘丘县。

邿国故城

位于今唐口镇邿下郝村,故城在村东,遗址处最高处约5米。有龙山文化、夏商周汉时代的文化层,城墙状况不清,197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文献记载,邿,任姓,周代诸侯国,为鲁国附属。鲁襄公十三年(前560年),“邿国内乱,分裂为三,鲁国救邿取之”。

济宁城东门

主讲人:朱承山

新闻推荐

火了农耕展

观赏苏绣工艺品山东落子表演体验绘制潍坊风筝扎堆看济南皮影胶东大饽饽花样多本报9月15日讯(记者张晓涵)今年9月23...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