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老人“空巢”不“空心”

牡丹晚报 2015-12-05 20:18 大字

□牡丹晚报记者 武 霈 通达

老人暮年遭遇“空巢”折射出在当下社会,传统家庭式养老的局限性,如何养老,成为这个时代避不开的社会课题。昨日,牡丹晚报记者通过采访敬老院、义工组织和心理专家,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避免老人 “暮年之困”,让老人空巢“不空心”。

近年来,菏泽市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养老床位数保持年均增长10%以上,目前,城乡机构养老床位数占老年人口比例达到3%。如何解决这一现状,还需要社会各个阶层参与。

养老院渐成“归宿”

随着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淡薄,社会养老逐渐渗透“家庭养老”中。牡丹晚报记者从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了解到,目前,全市拥有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公办、民办机构200余家。在老龄化程度加快的今天,敬老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昨日上午,菏泽市双井街上的夕阳红老年公寓,里里外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不少老人坐在阳台上晒太阳。

95岁高龄的付瑞云居住在这家老年公寓二楼。“我现在身体很好,在这里也生活得比较快乐,现在还能扭秧歌。”付瑞云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她现在每天早晨五六点起床锻炼身体,从走廊的一头走到另一头,一直走到自己累为止。

牡丹晚报记者了解到,付瑞云老人有一个女儿在陕西,目前只有她一人在菏泽生活。“她是在二楼居住的老人里年龄最大的,身体也比较健康。”菏泽夕阳红老年公寓负责人杨龙介绍,付瑞云老人入住公寓已有七八年时间。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入住老年公寓养老的做法,正被更多的老人所接受,只要环境好、住得舒适,加上经济条件能够承受,老人们大多愿意入住。

“我们的收费标准根据老人的自理程度等因素从300元到1800元不等,有护工照顾老人的生活。”杨龙说,该公寓入住率目前为70%,居住时间最长的已有12年。

来老年公寓的大都是“空巢老人”,他们除生活上需要照顾外,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老年公寓里都是老年人,他们在一起有共同的语言,平时经常聊天逗乐。”杨龙说,为了避免老年人感觉孤独,公寓经常组织一些活动,鼓励他们参与。

大学生拍微电影温暖老人心

牡丹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随着“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逐渐被更多的人关注,菏泽市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团体加入到关心空巢老人的行列之中,牡丹晚报菏泽义工团也多次组织针对老年人的义工服务活动。

巨野县的大学生曹鹏飞今年年初用拍摄的电影的方式,呼吁社会和子女多关爱、陪伴渐渐老去的父母。

说起拍摄电影的初衷,曹鹏飞告诉牡丹晚报记者,拍摄一部“空巢老人”题材微电影的灵感来自于他的姥姥。

几年前,曹鹏飞给姥姥买了一部手机,最原始的一款,仅能打电话、发短信。后来,智能手机兴起,姥姥看到曹鹏飞在玩游戏,就问:“孩子,这是什么啊?我看挺有意思的,我的手机上能玩吗?你们都不在家,我一个老婆子也没个说话的,让它解解闷挺好的。”

“当时听到姥姥说这句话,我很心酸,只知道给老人买东西,却不能在时间上为老人让步,连陪老人说说话都不能做到……”曹鹏飞语重心长地说。

虽然这部名为《等》的微电影时长仅有12分钟,但结束后会有一小段纪录片,真人真事叙述拍摄过程中所遇到的老人和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艺术来源与生活,又高于生活,影片通过手机串联起整个脉络,但毕竟有过多艺术成分,为了不想脱离创作电影时的初衷,便考虑拍摄几组真实老人的生活状态作为纪录片点缀在影片结尾。”曹鹏飞说,“通过一组组真实的镜头,震撼的画面冲击力来提醒离家的年轻人,多加关爱和陪伴渐渐老去的父亲、母亲,不要等到出现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况才后悔。”

专家:“常回家看看”是良药

父亲病了,母亲年岁大了,在外工作分身乏术;父亲病了,岳父也病了,该照顾谁;小夫妻在外打拼,岳母住院缺人手,不得不请母亲来陪床……这些故事看似戏谑,却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由此而生的眼泪、辛酸甚至家庭破裂数不胜数。

“‘空巢老人\’如果有子女,子女就应该担负起赡养责任,特别是精神方面,‘空巢老人\’大多缺乏的是精神慰藉。子女要和父母多打电话问候,尽量抽出时间多去探望,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对于‘空巢老人\’自身而言,要培养兴趣爱好、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勇于寻求帮助。” 菏泽市老龄办副调研员时维峰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如果没有子女或者子女由于客观条件不能在身边照料,入住养老院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同时,私立养老机构也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帮助他们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和服务意识,为老人们的养老提供更多的选择。

牡丹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空巢老人”都希望与人交流,希望子女多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成为他们的首要感情寄托。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法律的形式规范常回家看看,这是社会最低的道德底线。

菏泽一心理专家表示,“空巢老人”不应当是社会的累赘,更不应该觉得悲伤,比悲伤更为悲伤的是 “空巢老人”生活在一个被迫离群索居,得不到子女、社会的温暖。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们 “常回家家看看”,是治疗“空巢老人”孤独最好的良药。 

新闻推荐

单县农业局局长公车私用被查处市纪委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本报讯 (记者 长天)牡丹晚报记者昨日从市纪委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严明纪律,正风肃纪,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市纪委昨日通报了近期查处的4起5人...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