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点击放大点击放大郭小妮回家记年月日正月十一在东明县

牡丹晚报 2014-12-31 21:18 大字

郭小妮“回家”记

2014年2月10日,正月十一,在东明县长兴集乡董庄村,26岁的安徽滁州姑娘郭小妮终于盼到了和亲生父母团圆的时刻。

1月13日,郭小妮在“宝贝回家寻子网”发布寻找其在东明县的亲生父母的信息。在读者、网友的接力寻找下,不到72个小时,即确定东明县长兴集乡董庄村的刘纪然、张梅竹系她的亲生父母。春节前,郭小妮和亲生父母通电话时表示,过完春节她会赶到东明看望父母及兄弟姐妹。2月10日10时40分,郭小妮终于回到董庄村。这时,村里响起了鞭炮声,原来是刘家人为迎接小妮回家燃放的“喜炮”。从郭小妮寻亲直到回到家中,本报全程跟踪采访报道。

传奇奶奶姜淑梅

她曾经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乳名叫四妮,结婚后叫福春家里的,有孩子后叫来顺他娘,当家属工时叫老张媳妇。她60岁以前是个文盲,76岁出书成为作家,这样传奇的经历让祖籍菏泽的文坛“30后新人”姜淑梅着实火了一把。她写下了什么传奇小说,她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2月15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这位传奇而励志的奶奶。9月29日,姜淑梅及其女儿张爱玲回到娘家——巨野县董官屯镇百时屯村,本报记者再次跟踪采访,刊发报道《文坛“传奇奶奶”回娘家》。

寻访菏泽祖传手艺

千百年来,在鲁西南大地上,勤劳智慧的菏泽人民留下了诸多或精美或巧妙的传统手艺。这些手艺经过代代相传,越发“炉火纯青”。然而,有的工艺却因时代变迁而辉煌不再,濒临失传。

从2月24日开始,本报开设“寻找菏泽祖传手艺”系列报道。牡丹区都司镇靳楼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陶盆专业村,但目前面临着两百年制陶手艺难觅传人的尴尬;风箱在中国至少已有2500年历史,菏泽高新区吕陵镇陈集村赵振良有近50年的风箱制作经验,目前这种手艺跨进历史博物馆了……自12月份,本报共刊发了10余篇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为菏泽籍烈士寻亲

河北唐山爱心人士张红琢近年来一直自费为烈士寻亲,至今已经帮助300多位烈士找到亲人。3月2日,张红琢致电本报,想通过本报为埋葬在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的菏泽籍烈士寻亲。这些烈士分别为何宝真(箴)、刘洪亮、郝留(柳)景、王圣(昌)年、马成仁。在牡丹晚报与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为烈士寻亲”行动取得重要进展,6位安葬异乡的菏泽籍革命烈士中有刘洪亮等5位“找到亲人”。

六旬老夫妇写就村庄“史记”

《曹口村志》是菏泽第一部由国家专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完整村志,跨度600余年,字数30余万,填补了菏泽村志的空白。它由一对年逾六旬的老夫妇历时4年自费编纂而成,这本村志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山东省地方志馆等多部门收藏。

5月31日,本报新周刊对《六旬老夫妇写就村庄 “史记”》作了报道。 

新闻推荐

巨野县陶庙镇:“三大举措”推进计生幸福家庭计划

本报讯 (通讯员 杨建军)近年来,巨野县陶庙镇以实施“三大举措”为载体,深入推进计生幸福家庭计划。惠民工程送福。一是落实结对帮扶。推行生育文明“三联、三帮、五到位”新举措,即镇、村领导...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