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新媒体平台编辑接受清华大学@新媒沈阳团队“新媒体指数”专访——牡丹晚报微信公众号是如何做强的?

牡丹晚报 2014-11-12 21:28 大字

本报记者 李正强

牡丹晚报微信截屏

中国微信500强(部分)

全国各省纸媒公号最全排行榜(部分)

11月9日,清华大学@新媒沈阳团队“新媒体指数”采访了牡丹晚报新媒体编辑,并在其“新媒体指数”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标题为《牡丹晚报:看传统媒体如何玩转微信》的头条文章。

牡丹晚报公众微信号分别在9月和10月两次登上“中国微信500强”,分列时事类第55、54位。在“刺猬公社”出品的“全国各省纸媒公号最全排行榜”上,牡丹晚报公众微信以周总阅读数302451、总点赞数662、平均阅读数7201的好成绩,位居山东省纸媒公众号第一。牡丹晚报微信平台缘何频频“被关注”?从默默无闻到“山东纸媒公众号第一”,我们是如何做到的?

沈阳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移动、社交、政务、自媒体及数据新闻、媒体数据挖掘、网络舆情。由@新媒沈阳团队打造的“新媒体指数”栏目,系目前国内较为权威的新媒体大数据平台。

牡丹晚报作为一家区域媒体,旗下的“牡丹晚报”公众微信账号自2013年3月运营以来,在坚持媒体应有的公信力和高质量的同时,以更亲近的姿态、幽默的话语,解读菏泽人的风土人情,讲述菏泽人自己的故事,成功实现了从无人问津到津津乐道的华丽转身。

以下为牡丹晚报公众微信编辑接受采访部分内容,“小媒”为“新媒体指数”,“牡丹晚报”为本报微信编辑。

定位清晰:告别“严肃面孔”,笑看服务粉丝

小媒:你们称提供有信度和有温度的生活服务,是怎么理解信度和温度的?这对你们的内容有何影响?

牡丹晚报:完整地讲,我们的编发准则是 “三有”、“三度”,即有用、有趣、有情;信度、态度、温度。

我们是面向菏泽各县区的地方报纸,所谓“有用”,就是对菏泽市民日常生活有影响、有实用价值的新闻资讯,“有趣”即满足菏泽市民休闲放松需要的各种段子、闲篇,给市民带来谈资,而“有情”指的是能带给粉丝一些共鸣的东西,比如“80后”的回忆、菏泽老照片、菏泽名小吃等。

“信度”和“温度”,其实可以归结为态度:我们是纸媒出身,公信力是我们的生命线,通过我们的平台编发的每一条消息,真实性、客观性都要经得起推敲;以前曾有人讲,我们是“板起脸来办报纸”,现在我们讲“温度”,就是要笑着为粉丝提供最贴近他们生活的优质内容。

内容制作:重视用户需求,实现华丽转身

小媒:看你们每天推送的消息,资讯类的只占六分之一,其他以菏泽故事、搞笑类的为主,硬新闻少了,软新闻居多,这种风格是你们创办之处就形成的,还是根据微信量身定制的?

牡丹晚报:我们的微信平台从2013年3月开始运营,大概在去年七八月时,微信后台开始出现“统计”功能,这个功能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改变。

一开始,我们会把当天报纸上的新闻一条条地放到微信上推送。通过后台统计,我们发现大多数新闻其实并没什么人看,阅读量往往只有一两百。也就在这个时候,总编辑适时提出了上述“三有”“三度”准则。我们开始尝试减少来自报纸的硬新闻内容,增加了各种实用资讯、网络段子。

事实证明,这一调整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小媒:菏泽的野花、菏泽的吆喝声、菏泽“发小”等,这些以“菏泽”文化为基础的怀旧小故事是你们的特色吗?怎么会想到这些角度?

牡丹晚报:编辑本人就是个菏泽“土著”,5岁之前生活在菏泽农村,后来进城,一路在菏泽城读小学、初中、高中,除了大学四年,一直生活在这座城市,对菏泽有很深的感情。我也相信,很多菏泽人也一样对菏泽充满感情。山东不是有句名言吗:“谁不说俺家乡好?”

这类以菏泽本土文化为根基的图文,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微信平台的特色,也是阅读量大户,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粉丝,他们有的是人在菏泽的外地人,也有很多人在外地的菏泽人。

小媒:微信中的专题类、组图类的内容很多,这些都是原创的吗?整合应该是个很大的工作量,是怎么发觉这些选题和组织采写的?

牡丹晚报:是原创的,一般图文整合类的内容,整合编辑最少一篇也要3个小时(不含前期策划、拍照及文案);我们经常和记者部、编辑部的同事探讨:最近菏泽有什么热门话题?菏泽还有什么未被发掘的特色?菏泽方言还有什么切入点可以做?

小媒:目前粉丝有多少?定位的目标人群是哪些?

牡丹晚报:目前,牡丹晚报微信的粉丝已经突破3.4万人,日均增加300人左右。我们的目标人群是年龄在14岁以上、50岁以下,与菏泽有关的人群。

小媒:运营这么长时间,你们的涨粉过程是怎样变化的?其间有没有让你们觉得很激动和值得纪念的涨粉时刻?

牡丹晚报:去年3月到今年5月,我们用了14个月才实现了一万粉丝,从今年6月开始的5个月以来,我们保持了较高增粉速度。当粉丝破万时,可以讲,非常激动。

小媒:能讲一次你们办过的有意义的线上线下活动吗?从中收获了什么?

牡丹晚报:今年5月,得知菏泽市巨野县樱桃挂果,不少果园里游客稀少,我和同事就打算通过我们的微信平台搞一次樱桃采摘活动。经过前期考察,我们确定了活动的各个细节,对外发布后,尽管路途较远,还是受到了微友们非常积极的响应,我们原计划乘坐一部大巴车,后来增加到两部大车,还有很多人是自驾跟团的。

这次采摘活动让我们坚定了线下活动的信心,也熟悉了线下活动组织实施的过程。这之后,牡丹晚报微信“周末游”活动开始有条不紊地开展,一直发展得不错。

成功经验:精准的定位+用户至上+专业人才

小媒:从微信推出到现在,刚开始是否面临无从下手的困境?

牡丹晚报:无从下手倒没有过,无米下锅还真遇到过。经验谈不上,我关注了不下400个微信公众号。同行就是我们的老师,从他们那里,我们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小媒:作为地方性的媒体微信产品,却能在新媒体排行中挤进前55,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受众关注?推广上有什么经验?

牡丹晚报:真正发力其实是从2014年4月开始的,在总编辑的直接指导下,我们制定了“三有”、“三度”的编选原则,同时从多个方面加强了用户的阅读体验,并积极组织、策划了多个线上、线下互动活动。这些措施,为我们凝聚了一批活跃度、忠诚度较高的粉丝,这些粉丝在自己朋友圈里转发我们的图文和活动,并积极参与。

小媒:与其他晚报类的微信相比,你们的亮点是什么?

牡丹晚报:我们的纸质版是“菏泽第一都市报”,以“全心全意服务菏泽百姓”为己任。相比而言,我们的微信、微博平台有着更年轻的受众,天然具有更好的互动性。如果跟其他地市的晚报类微信比较,不敢说别的,只能说,我们是最有菏泽特色,距离菏泽和菏泽人最近的。

小媒:现在,各传统媒体都在加紧推进全媒体建设的步伐,但效果并不佳,不懂得如何运营微信,你怎么看?

牡丹晚报:应该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新媒体运营人员应该有专业的媒介素养,擅长策划,能拍能写;打破传统办报思维的限制,以用户为中心,能充分理解用户的兴趣与诉求,并以此有针对性的进行策划、制作图文;新媒体的发展,资金和人力要舍得投入,不能对盈利的要求太急迫。当然,实际执行中,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

小媒:对未来的发展,你们有什么规划吗?

牡丹晚报:较近的规划是,开设并做好原创报道栏目:“大头评车”、“菏泽房产”等。 

新闻推荐

巨野县公安局用“小”事诠释群众路线提形象

本报讯 (通讯员 申昭彬魏衍军)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巨野县公安局龙堌派出所始终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牢记服务宗旨,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设法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努力化解各类矛...

巨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巨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