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记岩:手工“编”出新生活
近日,在鄄城县引马镇范庄村藤编加工车间里,记者看到,10余名工人正娴熟地挥舞着手中的藤条。在他们身后,摆满了刚做好的藤椅半成品。范庄村青年范记岩返乡创业,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带领乡亲手工“编”出新生活。
范记岩中专毕业后外出打工,因为缺少经验和技术,打工期间吃了不少苦。凭借着农村人的吃苦耐劳,不服输的干劲,范记岩终于在他乡稳定下来,有了固定工作,收入也不错。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在外漂泊久了,范记岩有了回乡的打算。尤其是看到家中的父母渐渐老去,范记岩更加迫切地想回到家乡,陪伴父母。
2017年,在外打拼十多年的范记岩回到了范庄村。通过多方考察,结合本村实际情况,范记岩选择了藤编加工。在引马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租赁了村里的扶贫车间,开始了创业之路。
“我联系到了陈王街道信义村的藤编加工厂,我们这边主要是来料加工,做半成品。”范记岩说。
为了让工人尽快掌握藤编加工技巧,范记岩特意从信义村聘请师傅,手把手教给工人藤编技术。藤编加工简单易学,只用了两天的功夫,工人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编织手法。很快,范记岩有了第一笔订单。工人虽然不是太熟练,但仍旧如期完成了订单。然而,当范记岩兴高采烈地去交货时,却遇到了麻烦。
“工厂那边一验货,很多都不达标,需要重新返工。”范记岩说。
范记岩只得原路返回,将不合格的编织品拉回了车间。看着辛辛苦苦、加班加点编织的产品,大部分又被拉了回来,工人们的情绪也很失落。
“看到工人有些泄气,我就鼓励他们,说第一次做,能编成这样已经不错了,等过些日子熟练了就好了。”范记岩说。
范记岩和工人们一起,将不合格的产品,对照着验收通过的又重新加工了一遍。虽然花费了一些时间,但是通过返工,工人们在编织手法上又提高了一步。
“第二次交货时,全部验收通过,工人们都很高兴。”范记岩说。
后来,第一批学会藤编的工人成了车间里的老师,新来的工人就由他们负责教,慢慢地熟练工人增加到了40多个。
“我们这边固定工人有13人,其余的都是不方便来车间,拿到家中去做的。”范记岩说。
村里有了藤编加工点,方便了范庄村及周边村民前来就业,在家门口从农民变身为工人,不仅方便照顾家,麦收、秋收时节也不耽误收地里的庄稼。
“出了家门,走几步就到了车间,还能挣钱,还能顾家和种田,一举三得。”工人陈红玲高兴地对记者说。
陈红玲是范庄村村民,今年40岁的她上有老人要照顾,下有孩子要抚养。从前一家人的生活来源除了几亩地的收入,就是靠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如今,陈红玲学会藤编加工,每个月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补贴家用,生活上一下子改善了很多。
“在家门口轻轻松松就能挣这么多钱,以前哪有这好事,这藤编加工,给咱老百姓也编织出了好日子。”陈红玲笑着说。通讯员 刘永霞 记者 焦同帅
新闻推荐
花架上、花畦里、平台上到处都摆放着造型奇特、五彩缤纷的多肉植物,仿佛走进了一个微型植物园,鄄城县李进士堂镇慕林园艺多...
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