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野生”养殖,黄河鲤鱼跃“龙门” 价格是普通鲤鱼的3倍,市场抢手不愁卖
“这8个鲤鱼池全是引来的黄河水,管理上也仿照鲤鱼在黄河里的野生环境,最少养上3年才能捕捞销售。一般5年以上的黄河鲤鱼能长到8斤,一条卖240元左右,价格是普通鲤鱼的3倍,在市场上很抢手,根本不愁卖。跟过去相比,鄄城的黄河鲤鱼真是跃上了‘龙门’。”初夏时节,在位于鄄城县旧城镇杨屯村的黄河鲤鱼生态养殖基地,坐着轮椅的陈西胜向记者介绍说。
杨屯村是一个滩区村,临近黄河大堤。为了促进集体增收,2008年,村里流转土地在村头建起养鱼场,却一直经营不善。2015年,陈西胜将鱼塘转包过来,领办了西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黄河鲤鱼“仿野生”养殖。
“承包后,天天琢磨着怎么样把黄河鲤鱼生长环境变成昔日野生状态,到处找专家请教。”今年53岁的陈西胜以前一直跑运输,2008年,他患病手术后,便再也离不了轮椅。“坐着轮椅并不耽搁我做事,我还是很幸运的。”陈西胜乐观地说。
陈西胜介绍,黄河鲤鱼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曾有“一登龙门身价百倍”之说。近些年,由于品种杂化,养殖方法不当,黄河鲤鱼身价大跌,已不复昔日辉煌。
“关键是做好提纯复壮,同时,养殖环境全部仿照野生状态才行。”陈西胜介绍。养鱼先养水,为了引进黄河水,合作社先后投资30万元布设了引水管道,并高价购进原种鱼苗,在鱼塘内自然繁育。陈西胜说,掌握育苗经验后,合作社为了降低成本,保证成活率,现在是从野生黄河鲤鱼中挑选纯种,在场内自繁自育。
目前,128亩的基地内共有8个鱼塘,分布在一条生产路的两边。一边4个,塘边栽满了芦苇。“芦苇可以净化水质。为了保证鱼的品质,每亩水面年产量控制在2000多斤,而一般的鱼塘每亩可养殖七八千斤。”陈西胜说。虽然产量低,但这种办法养出来的黄河鲤鱼与野生的口味基本相同,肉质劲道,没有土腥味,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如果养到六七年以上,鲤鱼可长到15斤左右,一条卖600元也很正常。”陈西胜笑着说。目前,合作社平均年产黄河鲤鱼20万斤,年产值达五六百万元。
为了提升黄河鲤鱼的品质,陈西胜还把2000斤甲鱼放进了8个鱼塘。“采用鱼鳖混养技术,可增加单位池塘的经济效益。跑得慢的鲤鱼或者病弱鱼就会被甲鱼捕食,形成自然淘汰。鲤鱼为了生存只能快跑,这样的鱼肉味道更鲜美。”陈西胜说,这一方法不仅降低了养鱼成本,还提升了鱼塘的知名度,慕名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
近期,合作社又专门引进了密封技术,定制了活鱼真空袋。刚出水的黄河大鲤鱼放进袋里,充上氧气,可以存活5天左右。
“下一步,合作社准备筹建一个占地500亩的国家标准化黄河鲤鱼良种繁殖基地,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把黄河鲤鱼这个品牌做大做强。”陈西胜说。
新闻推荐
□耿波文化是流动的,如果为了旅游资源、经济利益,就陷入无休止的“某人何地出生、何地成长、何地死亡”的争吵、争夺,则...
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