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变身“小老板” 鄄城县大埝镇冀庄村王常元的脱贫故事

菏泽日报 2019-11-05 14:14 大字

王常元向员工传授缝纫技巧“这里的工作条件不错,离家又近,王老板会免费教大家缝纫技术,很多姐妹在这里学习打工,都脱了贫。”10月29日,在鄄城县大埝镇冀庄村村头的扶贫车间内,来自该村的女工刘贵莲一边熟练地裁剪着童装一边向记者介绍。

刘贵莲口中的老板名叫王常元,今年33岁。曾几何时,他还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户。

王常元幼时因患脊髓灰质炎而引起小儿麻痹症,致使右腿萎缩,落下终身残疾。“为了给自己看病,家里花了不少钱,也因为贫困,自己早早就辍了学,没办法像别人那样外出打工挣钱。”王常元感慨地说,身体上的不便,也让他不管在生活、学习,还是在后来的求职和创业中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

随着慢慢成长,王常元愈发觉得“贫困户”并不是光荣的字眼。十八岁那年,在与父母反复商量后,他到县城一家技校学习缝纫,希望能学一门手艺养活自己。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学成归来的王常元因为身体原因,踏遍县城各个裁缝店却找不到工作。四处碰壁的他,最后只能在一个小加工店实习。

“当时非常受打击,人生当中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与常人如此不同。”王常元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常元得知聊城一家服装厂正在招工,便鼓起勇气跑去应聘。负责人看他基本功娴熟,便将他留了下来。后来为了让自己的缝纫水平更上一层楼,王常元与同事又奔赴江苏省一家大型服装厂打工。“那里的服装厂不仅技术先进,而且管理方式和市场都十分成熟。”王常元说。当时的他一年只请了半天假,全部精力都扑在学习上,不断虚心求教,起早贪黑学习各种器械安装和维修方法以及管理和生产理念。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王常元心怀梦想准备创业时,母亲却突染重病,花光家里所有积蓄,也没能挽救母亲的生命。祸不单行,不到半年,父亲又发病去世。

“那段时间有种天塌了的感觉,自己差点崩溃!但弟弟还年幼,伤心过度的姐姐也需要安抚,作为家里长子,我必须撑起这个家。”王常元说。

处理完父亲后事,王常元擦干眼泪,继续外出闯荡,一边赚钱贴补家用,一边摸索创业经验。

转眼到了2016年,当王常元得知家乡鼓励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并提供很多优惠政策时,已当领班的他毅然辞去工作,决定返乡创业。

“政府非常支持我们返乡创业人员,帮我办理了10万元无息创业贷款。”王常元拿到资金后,第一时间从朋友那里购置了20台缝纫机械,同时租用村里的扶贫车间,开办了鄄城县源丰制衣有限公司,专做外贸服饰代加工。

有了多年经验积累,王常元的加工厂很快便步入正轨,不但自己的活儿不断,而且把多余的订单放给其他车间。经过不懈努力,王常元创业三年来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今年的年产值预计能达到100多万元,还清创业贷款后还会有不少结余,准备再购置一些机器,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收周边贫困户和残疾人前来就业。”王常元说,他希望有更多像他一样的残疾人能够走出人生低谷,重拾生活信心,携手共进,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与魅力。

文/图记者时苏建崔俊凤

新闻推荐

村里有个“关工委”

每逢节假日,鄄城县引马镇大黄庄党支部就会来一群孩子,他们在这里读书、写字,还要将一天是如何度过的“流水账”写在日记本里...

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鄄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