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元的“救命钱” 半个世纪战友情本报记者 梁进赟 高莎莎 文∕图

白银日报 2019-05-23 14:48 大字

“快50年的心结,今天终于解开了,千言万语也难以道尽我对老连长的感激之情……”说起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跨越千里、往返几次寻找当年帮助过自己的老连长王金生的各种经历时,77岁的老兵齐钊满眼清泪、激动难当。从他的讲述中,记者看到了一位真诚、善良、正直的老连长王金生,也看到了一位同样真诚、善良、守信的老兵齐钊。

难忘老连长的30元救命钱

1969年,27岁的河南封丘小伙齐钊正式入伍,成了甘肃某部队的大龄“新兵”。也正是在那一年,齐钊结识了连长王金生。

据齐钊回忆,那个冬天,他的妻子带着还在吃奶的孩子前往部队探亲。由于孩子感冒发烧并引起了肺炎,情况非常紧急,但是部队医疗条件有限,医生们束手无策。正在危急关头,连长王金生帮忙协调了一辆汽车,将齐钊的孩子紧急送到兰州市治疗,并主动拿出自己半个月的工资——30元钱借给了他。

齐钊说:“30元钱,在当时是一笔不少的钱,对我的孩子和家庭来说更是‘救命钱’。我那时是一名新兵,一个月的津贴只有六七元,家里有两个孩子,所有的收入都会寄回家里。连长借给我的钱,对我来说是根本不可能还上的。当我向连长道谢的时候,连长却说‘我是你们的头儿,我不帮你谁帮你!’每当想起这件事,我的脑海里总会不停地想起老连长当时说的这句话。他的这句话很简单直接,却让我一辈子忘不了。那30元钱对当时的王连长来说也不算小数目,他家里有五个孩子要养活,过的也很困难。”

复员后,齐钊曾前往老部队寻找王金生,后来又到老连长的老家山东省鄄城县寻找未果。直到今年4月21日,在郑州举行的一场战友聚会上,齐钊偶然从一位老兵那里得到了老连长的联系方式。聚会还没结束,他就赶紧回家准备。

时隔半个世纪的握手

得知老连长家住甘肃白银,齐钊第二天就踏上了寻找老连长向他还钱的路。他特意为老连长带了几样河南特产,真诚地表达他的感恩之心。

在已是82岁高龄的王金生家里,时隔近半个世纪、相距千里的两位老兵终于将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手拉着手久久不放。

“五十年了,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齐钊老人说,王连长把钱借给我之后,从来没有提过这笔钱,好像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他借的时候,我感觉就没有打算让我还。

“老连长!我还这么叫你啊!你记得我吗?你还记得给我借钱的事儿吗?”齐钊拉着老连长的手,坐在老连长身边动情地问。

“我年纪大了,开始不记得了!你刚一说,我慢慢回想起来了。当时我想着给你借钱抓紧给孩子治病,没想要你还钱。”王金生老人微笑着对齐钊老人说。

当兵的人要堂堂正正

50年前,王金生借给齐钊30元钱,如今齐钊想要拿出3000元钱还给王金生家人。

“齐老给我弟弟打了好几次钱,我弟弟都给退回去了。”王金生老人的儿子王立新说,父亲借钱给齐老,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而且父亲从来没提起过这事,得知此事后,我的父母家人也都没想过要让齐老还钱。

再三推让后,王立新的女儿劝说家人们收下这笔钱。她告诉王立新,3000元钱无论是对齐钊家还是自家来说,都不算啥,但这却是齐钊的心意。如果家人们坚持不收,齐钊几十年来的心结就不会打开。就这样,王金生的家人们答应收下齐钊还的钱。

“时隔这么多年,齐钊老人千里来还钱,正如我爸当年无私相助一样,这不是钱的事,这是那一代老军人间的浓浓的战友情,让我很感动。”王立新说。

齐钊说:“老连长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非常真诚、耿直的人,做人做事堂堂正正。当兵的时候,难干的任务他抢着干,好处却都让给别人,部队给的优待也不要。有一次,因老家受灾部队给王连长救助100元钱,可王连长硬是没要。王连长借钱给我的事情,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后来我有能力了,也帮助一些困难的人,常参与公益活动。”

正如齐钊所说,转业到白银针织厂的王金生老人确实是这样的人。受奖励的机会让给别人、涨工资的机会让给别人,到退休时也只是一名科级干部。

说起这些往事,王金生老人淡然地说:“我是头儿,如果好处都让我得了,别人怎么想?更何况有人比我更需要这些。”

新闻推荐

一心向党永不退缩 记鄄城县建国前农村老党员张玉荣

日前,记者来到鄄城县陈王街道办事处万全庄行政村,见到了90岁高龄的农村老党员张玉荣,她神态安详,正在家中的院子里逗邻居家的...

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鄄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