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读者父子两代延续读报情缘收藏十年《牡丹晚报》一期不落
本报讯(记者 姜培军)本报将在创刊15周年之际举办“菏泽首届剪报展”,并面向广大读者征集各类剪报,截至目前,已有四五十名“剪报迷”报名参加,鄄城读者董学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昨日,记者看到董学朋历时十年收藏的 《牡丹晚报》,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我自2006年开始从事剪报活动,目前已经剪了三大箱。”62岁的董学朋,家住鄄城县临濮镇北董庄村。9月2日上午,他开车将自己近10年的剪报全部带到本报热线接待室,一摞摞《牡丹晚报》装订精致,保存得干净整洁,看上去蔚为壮观。董学朋说自己的父亲在世时,便是牡丹晚报的忠实读者。受父亲影响,他从10多年前便养成了每天阅读 《菏泽日报》和《牡丹晚报》的习惯。“青藏铁路通车、汶川大地震、重走南下路、关注新疆采棉工,你们推出的每一次大型报道我都十分关注。”董学朋说,“时 间一长便对牡丹晚报产生了感情,我自2006年开始收集剪报。”如果哪一期报纸因故缺失,他便四处寻找补齐。每到月底,董学朋便将一个月的《牡丹晚报》装订成册,然后精心保存起来。
近年来,牡丹晚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创新,作为一名“剪报迷”,董学朋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牡丹晚报越来越贴近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服务性也在逐渐提高。”他至今还精心保存着一份2011年12月29日的《牡丹晚报》,那是本报改版后的第一期报纸。“改版后的牡丹晚报图文并茂、疏朗有致、清新大气,我非常喜欢。”董学朋说。
本报将在创刊15周年之际举办“菏泽首届剪报展”的消息刊发后,董学朋便默默地做着准备。“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希望通过参加剪报展与大家分享经验,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从而提高自己的剪报水平。”董学朋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与市派鄄城县第一书记工作组牵线搭桥60名寒门学子获结对帮扶
本报讯 (记者 武 霈)9月12日上午,本报与市派鄄城县“第一书记”工作组联合举办的“寒门学子结对认亲会”活动在菏泽...
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鄄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