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武双修梅花拳

牡丹晚报 2015-03-17 20:59 大字

梅花拳属功夫拳,要求形气合一、刚柔并济,动作舒展流畅

本报记者 通达

梅花拳是一个源远流长、古老而神秘的传统拳种。它讲究文武兼修、内外兼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此拳朴实大方,威武雄壮,既有表演观赏的价值和技击制敌的实战功能,又能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达到强自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梅香”飘万里,拳艺传鄄城

据梅花拳史记载,梅花拳起源于公元前479年,有近3000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不同有着几次大变革,到1628年形成了全国三大派、十二支,在先师张三省承前其后的努力下,创出了梅花拳新的内容,尤其是亲传弟子邹宏义后,使梅花拳有了一个大的飞跃,规范了文化理念,丰富了武功、拳法。邹宏义一生传播梅花拳,从徐州向北传拳,第一站是菏泽高庄,收刘金山为徒,于1890年正式在鄄城县王坊村设立梅花拳场,使梅花拳明末时传于菏泽。

“清朝年间,梅花拳第十三代传人周化国邀请梅花拳第十三代传人司忠元来鄄城王坊村传艺,在他传播下,王坊村成了鄄城县梅花拳公认的摇篮,通过各代先师的努力,铸就了今天梅花拳的辉煌业绩,世代绵延不断。”鄄城县梅花拳协会会长谷存修告诉记者。

刚柔相济,文武双修

近3000年的梅花拳,历史上虽然经几次大的变动,“天下梅花是一家”的根本没有变。“锻炼身心,治病救人,技击制敌,开发智慧”的功能没有改变,至今仍保持着它的原貌,是我国武术界的一大奇迹。

今年73岁的王忠元来自鄄城县王坊村,耳濡目染,他从小就对武术非常感兴趣。“我10岁左右就跟随家人练习梅花拳,对练拳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王忠元回忆,“那时候,练武可真苦啊,饿着肚子咬紧牙关也要练,没有鞋子赤脚坚持练,练不好就会被师傅教训。”通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刻苦训练,天资聪颖、极具灵气和悟性的王忠元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梅花拳属于功夫拳,有相当的难度,要求形气合一、内外一体、刚柔并济,动作舒展流畅,一气呵成。”王忠元介绍说。

“梅花拳历经上千年的不断锤炼,日臻完善,不但有一套完整拳术、套数和习武功法,还有一套系统的理论,是著名的文武双修的拳派。”鄄城县梅花拳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明庚说。记者采访了解到,近60岁的孙明庚练习梅花拳有50年的历史了,练习梅花拳的这五十年来每天他都会抽出时间练拳,从未间断,至今依然能熟练地做出倒立的动作。

传承保护,任重道远

在谈到梅花拳的生存现状,谷存修忧心忡忡。“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许多青年人不愿吃苦练武,出现习武者后继乏人,武术套路逐渐失传,有的动作残缺,存在不完整系统演练的状况,这对梅花拳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如不及时抢救,必将带来严重后果。”谷存修说,目前,梅花拳处于承传后继乏人,走向失传的边缘。

谷存修特别提到,武术的传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未来,鄄城梅花拳协会将继续挖掘整理梅花拳的代表性套路;大力开展活动,培养梅花拳新秀;我们要努力挖掘、整理梅花拳传统武术资源,抢救整理经典史料、保护文化遗存,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继承保护,弘扬发展,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谷存修认真地说。 

新闻推荐

鄄城县模范丈夫王义刚照顾病妻二十年,无怨无悔,他说——“这个家,有她在才完整”

□牡丹晚报记者 通达在鄄城县陈王街道办事处王建场村,有这样一对夫妻:妻子20年前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留...

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鄄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文武双修梅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