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作风带来新的干群关系

大众日报 2014-12-09 15:32 大字

□吴宝书丁秋松报道如今,鄄城县田间地头多了基层干部们的身影。□本报记者吴宝书刘芝杰

本报通讯员曹晓旺丁秋松

被调动起来的

农民“主人翁”意识

乡村文明,受益的是农民,建设主体也是农民。要让群众在乡村文明行动中发挥主动性,让他们深刻意识到,发展乡村文明最终要靠每一个农民的自觉行动。

鄄城县引马镇大黄庄村党支部书记葛广福认为,村里文明了,村民会格外珍惜,以前有赌博的,大家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但现在都会主动举报,捍卫村里和谐文明的氛围。“村里有偷偷赌博的,村民都会主动揭发,被查了两次之后,赌博就从村里销声匿迹了。”葛广福说。

大人文明有素质,带动孩子们也成了文明的践行者和维护者。大黄庄村村民王金昌告诉记者,原来吃水果,果皮都是随手一扔,现在孩子们都会主动将果皮放到垃圾桶里,每天还会主动提着家里的小垃圾桶去倒垃圾,有的时候看见大街上有垃圾,小孩也会主动捡起来扔在垃圾桶里。

说起主人翁意识,陈王街道西曹村村民曹养乾感慨万千。曹养乾告诉记者,乡村文明行动以来,村里在路面硬化的同时,在大街小巷种植了梨树、柿子树、石榴树等果树用作绿化、美化之用。很快,这些果树都到了产果期,到如今已经是果实累累。曹养乾指着一棵梨树说,要是在过去,这样的梨树在大街上没人管,果子早就被摘光了,但是现在一颗不少,“原来都觉得这些没主的东西谁抢了是谁的,现在都把自己当村里的主人翁了。”

李振华是大黄庄村红白理事会的会长,他家原来有两个女儿,按照村里的老风俗,像他这样家里没有男性后辈的,其他村民家里有红白喜事都不会找他。久而久之,他这样的家庭在村里就会被孤立。

为了破除这种情况,村里结合乡村文明行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原来最少参与红白事的李振华担任会长。李振华上任后,也格外珍惜乡亲们的信任,很快制定了村里举办红白喜事的细则,规定婚事最多摆20桌喜宴,每桌不能超过300块钱。丧事每桌不能超过200块钱,很快得到大伙儿的支持。“现在村里不存在看不起只有闺女的家庭的情况了。”

把村里的事当家里的事,主动为村里的乡村文明建设献计献策、出工出力,在鄄城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的过程中屡见不鲜。郑营镇冯庄村在村庄道路硬化过程中,从事电力工程承包的村民冯广强一人捐款40多万元,1000多口人每人又捐出150元,凑齐了60万元,为村里修了5公里的水泥路。

古泉街道常庄村村民武茂森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有外面来问路的,都会热心指路,甚至会给人带路,“都知道讲文明了,谁也不能给村里丢人,不能给咱农民丢脸。”

干部找准自己的定位

在鄄城县委书记谷瑞灵看来,乡村文明行动,也是对基层全体干部党员工作作风的一次大考和检验。凡是工作开展好的,都是平时工作扎实、各项工作走在前头的。

70岁的老党员赵景江是古泉街道胡窑村的老党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过去村“两委”班子的工作大都是收收电费这样琐碎的事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钟都撞不响。”

农村干部过去曾经以收“三提五统”为主要工作内容,自从国家取消了农业税,他们的“存在感”不再像过去那么强,甚至有的农村干部变得不知道自己在村里该干些什么。通过乡村文明行动,他们不仅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也逐渐明确了自己“服务员”的角色定位。记者在采访中也深刻地感受到,乡村文明行动中,各个村的村“两委”和党员都成了所在村行动的领头羊和主要参与者,重新焕发活力的他们,爆发出惊人的工作热情和战斗力。

在胡窑村采访时,围在记者身边的七八位村民不约而同地夸起了自己村的党支部书记赵景明。村民赵景河告诉记者,赵景明从开春一直忙于村里的乡村文明行动,“从春节以后,自家的地就没去过几趟。”村民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再组织大家干点什么事,大家都踊跃参加,维护来之不易的村容村貌,也都格外上心。

当记者找到赵景明,他认为得到乡亲们的支持是因为他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变化,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优美环境,自然会拥护干实事的村“两委”班子。“过去村里开会都没人去,随着乡村文明行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支持村“两委”的工作,现在事比原来好干多了。”赵景明说。

与赵景明一样,郑营镇韩屯村党支部书记韩志章带领村里干部和党员出义务工进行清理扫除,得到村民的交口称赞,并且带动村民参与义务劳动;陈王街道前曹村村主任曹养中放弃在美国儿子儿媳的多次邀请,留在村里带领村民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打造出一个焕然一新的前曹村……

村干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基层党组织也经受住乡村文明行动的大考验,平时主要面向农村开展工作的的乡镇干部,也在这次乡村文明行动中,拿出了让村民竖大拇指的表现。

郑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杜群作为冯庄村所在管区的负责人,每天都在自己负责的几个村里跑,指导乡村文明行动的开展。杜群说,以前乡镇干部下乡搞检查,一般都是背着手站在那里指指点点,村民最反感这样的干部,所以经常表面上敷衍了事,背地里骂娘。这次乡村文明行动,镇上像他一样的干部,无论到哪个村干什么活,都是亲力亲为。“只有撸起袖子真动手,干在老百姓前面,他们才会真心实意配合你。”杜群说,现在每天都很累,但工作被各村的乡亲们认可,自己非常自豪。

“原来老百姓到街道办点事,进办公室都是用脚将门踢开,现在都是用手敲门。”古泉街道办事处一位工作人员说,进门方式之变,除了反映农民素质的提升,还从另一面反映出村民对于乡镇干部的认同度也在越来越高。

永远都是“进行时”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据县长张乾山介绍,在鄄城县,各个乡镇街道的农村,对于乡村文明行动的开展,虽然有明确的要求,但没有一刀切,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各自走出了有自己特色、符合自己经济实力的路子。

郑营镇冯庄村的乡村文明行动,采用了比较高标准的建设,不管是太阳能路灯还是媲美别墅的二层楼房,在各个村里面都是首屈一指。除了这些面子上的内容,冯庄村在看不到的“里子”上也下足了功夫,不仅户户通上自来水,每两户还配备了化粪池,环卫部门定期清理化粪池,费用由乡镇承担。此外,各家的生活污水都通过地下管道集中到村里的污水处理站。这个污水处理站建在一片玉米地里,全部采用地埋式设计,经过几道工序的处理后,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再被排放出去。

像冯庄村这样的村级污水处理站并非每个村都能负担得起,但即便如此,走在每个村的大街小巷,记者还是看不到过去每家每户厕所外都有的粪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封闭良好的化粪池,环境卫生水平上升了一大截。“原来一出门,外面到处是粪堆和垃圾堆,夏天虽然想在街上凉快凉快,但是走到哪都是味儿,所以大伙都不愿待在街上。改造以后,不仅可以到村里的小广场乘凉,村里的大街小巷也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群聊天的人群。”村民大都有这样的感慨。

古泉街道常庄村的乡村文明行动,从今年春节后正式开展,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有村民满怀期待地说,希望乡村文明行动取得的成果不要倒退。

村民们的担心不无必要,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虽然硬化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但是有些地方路面的保养做得并不好。有些路面破损后没有及时修补,受损面积越来越大;一些路面平时看起来干净整洁,但因为没有留出排水出口,一场大雨就把路基冲出很多豁口。尤其是有些路段多个村子共用,路面养护的事情更容易被忽略。

环境的改变需要循序渐进,农村风气的改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有不少农村的道德讲堂都建了起来,但是大多缺乏“站讲台”的人。而各个村建起的图书阅览室,因为村文化大院一般都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所以只能当作定时借书、还书的图书馆,而且书的保护保养以及如何保证必要的更新,也都需必要的制度保障。“有些村里的道德讲堂,只是挂了个牌子,并未真正利用起来,建议还是用送戏下乡、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大黄庄村村官葛景涛说道。

乡村文明行动的成果,离不开资金的保障,而且后续的资金投入尤为关键。前曹村村委会主任曹养中表示,自己村里有100多亩沙河荒地出租出去,对方每年按照每亩1500斤小麦进行补偿,他们将这部分费用用来维护乡村文明行动的成果。常庄村党支部书记武茂喜则感慨自己村集体收入的欠缺,下一步打算好好发展一下村集体经济,目前已经规划拿出200多亩村里的公共用地建鱼塘,尝试建一个垂钓生态园。

“小康社会不是经济达到一个指标就算小康,但经济上不去绝不能算小康。”鄄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正光认为,乡村文明行动的开展,除了能改变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民素质之外,还将带动农民开动脑筋干事创业发展经济。

新闻推荐

鄄城供电加大电网负荷预测

□陈曦报道本报鄄城讯7月25日起,国网鄄城县供电公司组织人员加大对辖内变压器进行负荷预测,对高危用户、重要用户的用电设备逐一进行排查消缺,确保电网稳定运行。入伏以来,夏季制冷...

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