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夫妻合唱养殖曲

菏泽日报 2011-08-16 10:48 大字

在鄄城县旧城镇陈楼村,记者在村干部陈泽建的狐狸养殖场里见到了他,陈泽建正光着膀子、提着水桶给狐狸喂食。一说记者来采访,陈泽建马上放下手里的活,洗刷干净,换了件干净衣服,拿了几瓶矿泉水来。

陈泽建是在前不久村两委换届选举时刚刚当选的村干部,说起饲养狐狸来,陈泽建是侃侃而谈。镇干部告诉记者,陈泽建是徒弟,他老婆是师傅,他那两下子,都是跟人家娘家学的。陈泽建指着给狐狸喂食的妻子,笑着说:“这还不是多亏了她,要不是她陪嫁来的养狐狸技术,我可能和其他人一样,也得晒着太阳在建筑工地上出苦力哩。”

原来,从学校毕业后的陈泽建,也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加入了外出务工的建筑队伍直到结婚。婚后,妻子看到陈泽建常常一个人发呆,心事重重的样子,问他,有什么心事就说出来,别老是憋在心里,时间长了会憋出毛病的。陈泽建把自己的担忧告诉了妻子,他还想和其他人出去打工,可是家里这么多地,活谁干啊,父母年事已高,出不了力了,妻子一个人种不了地。一听是这个原因,妻子放心下来,她告诉陈泽建,她还有一件看不见的嫁妆:在娘家学来的养狐狸技术,在家养殖、种地两不误,不知道陈泽建愿不愿意干。就这样,小两口一拍即合,并得到家中老人支持,在村委会的协调下,把全家的林地调整在一起,作为养殖狐狸的场地。

虽然知道妻子在养狐狸方面有一定的技术,可陈泽建却不敢大意,他陪着妻子回到娘家住下来,从如何配料、喂食等基本技术学起。由于狐狸生性多疑怕惊,一旦受到惊吓就会相互撕咬或自己撕咬自己,使皮毛质量下降而价值受损。为摸清狐狸的习性,他常常不顾腥臭,在狐狸笼边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有时一夜起来几次,悄悄的观察。妻子大力的帮助和自己勤奋的学习,陈泽建很快就掌握了养殖狐狸的技术,并带着岳父送给的几组种狐狸回到家喂养。

干起自己的养殖场,陈泽建和妻子更加忙碌了,配料、喂食和打扫舍笼都是两个人干。忙中也有充实,50来天的精心忙碌有了结果,狐狸下崽了,少的3只,多的竟然下了10只,这下更是激发了陈泽建的养殖热情,陈泽建不仅买来新近出版的狐狸养殖书籍,还通过镇、县畜牧管理部门和山农大特种养殖研究所的专家取得联系,请他们定期前来指导,两人的技术都有了新的提高,养殖出的狐狸皮毛含绒量大幅度上升,一张皮毛价值1000多元,妻子看到丈夫勤奋好学,喜欢钻研,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陈泽建告诉记者,狐狸近亲交配易毛杂,皮毛质量低,容易发生瘫痪等病,所以要精选母本,更新父本,要经常和外地的同行进行交流,互换种狐狸,每年必须对父本进行更新,来提高狐狸的防疫力和皮毛质量。

陈泽建告诉记者:“狐狸易发寄生虫病,必须勤防疫、勤观察。等我技术成熟了,养出了经验,在村里办个狐狸饲养培训班,把周围的老百姓都带动起来,都发‘狐狸精\’的财,把我们的狐狸产业做大。” 记者李玮 通讯员丁秋松

新闻推荐

鄄城: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科学发展

...

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夫妻合唱养殖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