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枝一叶总关情 ——鄄城县创建全省信访先进县纪实

菏泽日报 2011-07-14 10:50 大字

近年来,鄄城县在畅通信访渠道上动脑筋,在排查化解矛盾上动真功,在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上动真情,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使大量的信访问题得以妥善化解,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今年2月,该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县”。

问题解决在“破土”前

今年3月,大埝乡包村干部刘振玺在排查矛盾纠纷时了解到,刘双楼村一村民,农田地头有一棵大树,已经成材,影响了相邻地块庄稼生长。相邻的群众很有意见,多次要求把树刨掉。该村民置之不理,与邻居的矛盾有升级之势。刘振玺及时对该村民做耐心的工作,讲政策,讲利害关系,很快做通了该村民的工作。今年以来,鄄城县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来抓,全县抽调1000名县乡干部,深入一线扎实开展拉网式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解决群众遇到的矛盾纠纷难题,围绕宅基纠纷、拆迁补偿、涉法涉诉等重点,不断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新机制,把工作重心放在调处之前、排查之前、矛盾产生之前。采取“过筛子”、“拉网式”的方法进行全面排查。同时,注重做好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的相互衔接配合,发挥调解工作人员贴近基层、熟悉民情的优势,在“和风细雨”的调解中,使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和处理,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打造“无栅栏”政府

近日,阎什镇周楼村一村民不幸遭受火灾,大火把全部家当烧得干干净净,该村民找到了接访的镇党委书记李沉静,李沉静了解情况后,马上安排镇民政所调查处理,该村民很快领到了500元的困难救助,帮助其渡过了难关。“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我们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里,带着责任和感情来做好群众工作,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信访难题。”县委书记任仲义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鄄城县实行主要领导带头敞门接待来访群众,和群众面对面讲政策,及时解决问题。每逢接访日,县乡领导雷打不动地来到群众接待室接待上访群众,包接待、包处理、包稳定、包帮扶。通过“开门接访”,真正做到干部与群众沟通零距离,承办单位处理反馈零距离,职能部门落实整改零距离,打造“无栅栏”政府,为上访群众架设了一座畅通无阻的“连心桥”。今年以来,通过“开门接访”,全县先后化解群众疑难信访案件248件。

为群众解难题“实打实”

今年麦收后,红船镇红船村群众别提多高兴了,全村5000亩小麦获得了大丰收,大伙说:“要不是今年春天包村干部给我们送来‘救命水\’,这样的收成想都不敢想。”今天春天,红船村小麦干旱严重,群众心里是火烧火燎。包村干部、村党支部连夜召开全体党员大会,研究全村的抗旱工作,村里成立了由48名党员组成的抗旱救助队,协调帮扶价值6000多元的抗旱物资,仅用了10天的时间,使全村的小麦普浇了一遍水。这只是鄄城县实施“一线工作法”,为群众解决难题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鄄城县开展以“办事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能力提升”为主题的“一线工作法”,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要求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引马乡在机关中实行 “民情日记”制度,对涉及所包村庄的经济发展大计、邻里纠纷、村民建议等写在“民情日记”里,限期解决。红船镇建立了“说事日”制度,定期让群众说事,干部们认真地办事。据统计,目前,全县机关干部为群众办实事3000多件次,提供致富信息一万多条。通讯员 孙明海 傅成银 记者 焦同帅

新闻推荐

小村的“大棚”致富路

...

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