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鄄城农业结构调整助力
鄄城讯 (通讯员 傅成银)近日,鄄城县凤凰乡张庄村的张文超,盘算着今年的西瓜收获,不禁喜上眉梢。由于采取了大蒜—西瓜—玉米三种三收模式,张文超不仅一年能多收一茬庄稼,亩收入也由以往的千余元增加到6000多元,像他这样依靠科技调整种植结构增收的农民,在鄄城越来越多。
近年来,鄄城县依靠科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多样化之路,迅速拓宽了农民的增收门路,产业结构调整给农民带来了好效益,农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旧城镇张庄村村民张明珠,几年前他购买了300只“罗曼”蛋鸡苗,办起了养鸡场。几年下来,张明珠积累了丰富的养鸡经验,养鸡规模不断扩大。现在他的鸡舍达到44间,蛋鸡存栏量10000多只。在他的宣传带动下,村里85%以上村民成了养鸡专业户。该县紧紧围绕科技增收调结构的思路,扎实抓好样板基地建设,努力做强、做大特色产业。
什集镇大棚蔬菜栽培示范样板、彭楼镇中药材示范样板、鄄城镇林果示范样板等一大批基地的建设,起到了“拨亮科技灯,带动一大片”的示范效果,目前,全县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调整到45∶55。该县还通过“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的模式,积极探索农民致富新路子,成立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0个,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日前,笔者在什集镇杨岗村蔬菜批发点看到,从四面八方赶来批发蔬菜的客商络绎不绝。村支部书记杨效林说,村里成立了蔬菜合作社,群众不出门就能卖菜。现在村里每天向外批发蔬菜3000多公斤。据县蔬菜办主任张万峰介绍,目前,全县建起了16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和26块试验田,引进了国际、国内最先进的彩椒、金皮西葫芦、144硬质番茄等蔬菜新品种,全县瓜菜面积发展到35万亩。同时,这个县从农业、林业、畜牧、农技等涉农部门抽调100名农业技术员,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播实用技术,构建起县、乡、村、户四级科技服务网络,并通过这些科技网络向农民推广温棚蔬菜栽培、科学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12项,推广良种30多个,带动全县农民依靠发展科技项目走上致富路。
新闻推荐
“绿”科技“绿”订单“绿”招牌鄄城“绿色农业”长成“绿色银行”
...
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鄄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