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正 一 帆 悬 ——鄄城县各级领导干部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侧记
隆冬季节,寒气袭人,而鄄城工业园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工人加班加点施工,干部吃住在工地全方位服务,全县上下群情振奋,苦干实干,抢时间,赶进度,以前所未有的创业激情和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呈现出风正、气顺、心齐的良好发展局面。
采访中,一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从去年10月份开始到现在,我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星期天、节假日还没过一个。”尽管这样,他还感觉时间不够用,他感觉自己负责的项目还没有试车生产,没有试车生产就是自己的责任。
在鄄城,记者访干部,问群众,谈得最多的就是时间紧、责任大,发展经济就要抢抓时间的观念已经入心入脑。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都没有星期天、节假日的概念,他们白天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夜晚召开调度会、加班会,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发现问题随时制定措施,拿出解决方案,决不让影响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过夜”。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鄄城的一些干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迫感,大家争时间,抢速度,你追我赶,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动力和创业激情。“一线工作法”、“5+2工作法”、“白加黑工作法”等新的高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应时而生。郑营乡党委书记冯华奇在南方招商,白天洽谈项目,晚上撰写调查报告,总结招商的心得体会。正在润德内衣服饰项目建设工地上的泥瓦工李学军告诉记者:“我们这段时间每天都连夜加班,不能耽误企业试产,否则对不起自己的领导和自己的良心。”
过去,鄄城的一些职能部门往往按照惯例在机关办公,有时遇到业务繁忙或星期天、节假日,前来办事的群众往返几次,一个部门跑几天。有时跑了这个部门还要接着跑其他部门,连连续续,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如何把一些职能部门的“腿”拉长,让群众办事省“腿”,县委书记任仲义要求:“转变作风要从服务抓起,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多深入基层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该县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驻村设立了10处高科技农业示范点,采取“流动学校”的形式,把课堂设在百姓家门口,送技术上门,集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仅去年秋种前,该局农技人员就深入近200个村庄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活动,发放技术资料6000多份,接受农户咨询4万余人次。县公、检、法、司等部门主动深入企业“攀亲交友”,无偿提供产销信息、法律援助服务。
该县还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工商、税务、公安等一百多个部门进驻审批大厅,原来几天办不下来的手续,在这里几个小时就可以解决。国税局利用短信平台向纳税人发送最新涉税事宜,让企业少跑路子。各乡镇也纷纷建立便民服务中心。郑营乡成立了“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每到农忙季节,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村户,免费接受群众咨询、进行技术指导。农民张建国在大埝乡便民服务大厅办完事后高兴地说:“进一个门,既能办好独生子女证又能找到农业技术人员请教越冬蔬菜种植的问题。方便,实在是太方便了!”
如今在鄄城县,跑一趟腿解决两三个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老百姓形象地说:职能部门长“腿”了,办事群众省“腿”了。
通讯员孙明海曹晓旺丁秋松
记 者焦同帅
新闻推荐
...
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