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机械作业效率大幅提高 告别“挑灯夜战”,全县小麦七天收完

农村大众报 2019-06-11 14:31 大字

农村大众报东明讯(记者李伟通讯员王恩标)麦收时节,记者在东明县采访时发现,随着大型小麦收获机械的增多,如今的麦收越来越轻松,已经告别了延续多年不分昼夜的抢收模式。

农谚云,麦熟一晌。麦收历来是农村最急迫的一项农事,往往要起早贪黑,人歇机不歇,农机一天24小时连轴转。

6月4日早晨7点多,东明县存央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存央,领着4台小麦收获机,开进东明县刘楼镇半坡杨村的麦地。“昨天晚上7点收的工,现在机械多了,老百姓麦收不着急了。”他说。

据了解,到6月5日下午,仅用2天时间,半坡杨村的3300亩小麦全部收获完毕。

“这是第三天在山东割麦子,之前在河南割了4天,没有一户要求晚上割的。现在麦收算是比较轻松了。”当了20多年农机手的袁存央说,从去年开始,几乎不用晚上下地割麦子了。

东明县茂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茂强说,现在合作社有15台小麦联合收获机,都是在白天下地割麦子,晚上七八点结束。“麦收时天天能睡囫囵觉,三四年前是不敢想的事。”

以前麦收是争分夺秒,现在则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变化的背后是机械作业效率的大幅提高。46岁的袁存央回忆说,2012年成立合作社时,他自己购置的2台小型小麦联合收获机,每秒喂入量是3公斤。后来,更新机械,作业效率越来越高。去年,袁存央把合作社的12台小麦联合收获机,全部换成了每秒喂入量达8公斤的大型机械。作业效率达到每小时15亩到20亩,一天可以收150亩到200亩。

“今年温度高,麦子熟得透,我家7亩麦子,个把儿小时就收完了。接着用农用车拉到村里的收粮点,每斤一块零九分,当场拿到了现钱。”沙窝镇沙窝村的种粮农民吴连增说。

东明县农机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魏广印表示,目前,全县小麦收获机达到3000多台,其中一半以上是每秒喂入量为8公斤的机型。全县120万亩小麦,一周就能全部收完。除了在本地机收,今年全县还有1000多台小麦收获机到安徽、河南等省跨区作业。

另据了解,目前东明全县粮食烘干设备达到32台套,粮食烘干能力达到56%,确保小麦收获后能及时入仓。

新闻推荐

东明警方破获系列盗窃电动车案

本报讯(通讯员张军明)6月1日晚,经过近一个月的侦查,东明警方将涉嫌盗窃的嫌疑人孙某、段某抓获。自5月份以来,东明警方连...

东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