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筹建毛线厂

鲁北晚报 2016-09-02 00:00 大字

1966年,为了解决北镇公社人口多、土地少,劳动力富余 的问题,公社党委决定筹建一家毛线厂,并决定把这项任务交给了29岁的王文汉带领完成。因为王文汉为人忠厚、诚恳、办事可靠,在平时的工作中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公社的好评。

9月27日,北镇公社工办主任牛秀芬来到高杜,找到王文汉,说明了来意,并与高杜大队党支部交换了意见,得到了高杜大队党支部的支持。王文汉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马上任了。牛秀芬主任向他介绍了情况:地址是五四大队前面的铸造厂,厂房就是几间破砖瓦房,其他就要白手起家了。虽说建厂面临的困难重重,但王文汉表示有信心、有决心,并让领导放心,决不辜负公社党委的信任和重托,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9月30日,王文汉送薛希秀和韩忠文两位同志去滕县学习。他们到了滕县城关镇千庄大队毛线厂,王文汉和该厂负责人说明了情况,达成协议,让两位同志在该厂学习纺线、合股、漂线、桄线、洗羊毛、染线的配比和整理等工序。王文汉还参观了该厂的生产车间和生产线。

10月3日,王文汉回到北镇,找到了公社建筑社,找来木工,买了4根檩条,做了4辆纺车和4个线桄,垒起锅台,砌了水池,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把建厂的准备工作做好了。10月底,薛希秀和韩忠文学习回来,便和王文汉一起投入了投产前的准备工作,困难接踵而来,解决了一个,又来了新的。小型设备有了,可大型设备和原料还没有着落。工办主任牛秀芬带着王文汉到外贸公司,经多方交涉,赊来了羊毛,初步解决了原料问题。可是大型设备弹花弓怎么办?经牛主任多方协调,征得了制棉厂的同意,与其合用一个弹花弓,制棉厂白天用,毛线厂晚上用。可问题又来了,弹羊毛和弹棉絮不能混用,原因是染羊毛的色料,棉絮是染不上的,这样合用了弹花弓,羊毛会挂上棉絮,这样染出来的羊毛色彩不纯。因此,每次用弹花弓,就必须将弹花弓上的棉絮一丝不留的全部摘净,相当费时,每次用弹花弓前,王文汉就领着工人们认真地完成这道手续。

经过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终于在1967年初冬,北镇公社毛线厂生产出了第一批合格的羊毛线。

新闻推荐

优化土地资源,增进群众福祉——棚户区改造“激活”城市空间

随着棚户区改造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棚户区居民离开了低矮简陋的老屋,即将搬入崭新的高楼,乔迁的欣喜和崭新的生活,一并朝他们袭来。棚户区改造在改变城市面貌的同时,也重塑着人们的生活理念。棚户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筹建毛线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