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村和游西村热爱书法和丹青 悬挂一屋书画,弥漫两村书香
在菏泽市定陶区仿山镇游东、游西两村,热爱书法丹青的农民很多,其中有不少人还成了颇有名气的农民书画家。这些兴趣相投的人常凑到一起挥毫泼墨,村里也支持这个事儿,就在村委大院里给他们腾出了一处近百平方米的房子。大家很高兴,特意在门口题了匾额:游集书院。这四个字,不是出自书法名人之手,就是由村民王献荣写的。
其实,游东、游西俩村原来是一个村,老村名叫游集。原有5000人的游集村,历史悠久,文化气息素来浓厚。后来大村一分为二,游集变成了游东、游西,可没让村民之间感情变淡。常聚到书院里活动的几十位农民,既有游东的,也有游西的。72岁的游江河老人是书院的负责人,他说,游集村以前有祠堂,出过多位举人、进士。村里历来重视教育,这些年,随着爱书法、好丹青的村民增多,文化味儿更重了。
当地的乡镇干部说,村里的纸墨书香,大部分是从这个书院传出去的。书院之内,摆着大桌。谁有空都爱到这里挥毫泼墨。老人们空闲多,来得也多;年轻人只要不忙,也来。更让人高兴的是,每逢周末、放假,村里那些六七岁的孩子们也来。孩子们来,大多不写字,只看别人写,看悬挂满墙的字画。“这也挺好,看着看着,可能他们就有兴趣了。”游江河说。
因为爱好书画的农民多,书院也有了名气。省里、市里的书画家也愿意来这里,跟他们一起交流。这让书院能及时汲取外来的营养,开阔农民的视野。每年的国庆节、农民丰收节,书院都会办一回画展,让农民的字画跟书画家的作品同台竞艳。
为了让人看到更多的字画,也为了让更多的人来看字画,除了办画展,书院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屋里悬挂的所有字画,无论是条幅斗方,还是横披中堂,每两个月都得全部更换一次。两个月一满,村民们都要去撤下老作品,再交上新作品。无形中,这其中也有了些“竞争”的意味。由此,悬挂一屋的书画,让书香逐渐在两村间弥漫开来。
83岁的王进良老人在书院里非常活跃。他说,爱书画的人都爱看书。游江河则说,今年,他们想做个统计,看看游东、游西俩村到底多少人成材。游东村的数据已出来,他记得,仅博士就有20人左右。以游江河为例,他的三个孩子,个个都是大学生,都在各自岗位上表现出色。
爱书爱画的人家,孩子成才的多。在游江河看来,这不仅是因为书画之家书卷气浓,还在于大人的言传身教。“一幅字画,从立意到创作,很耗时间;落笔错一点,就得重新来,一幅字,写六七遍才成,是很正常的事。”游江河说。这种创作中的专注和认真,对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农村大众报记者段新勇
通讯员王浩勇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菏泽讯(通讯员许井华)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徐庄村的徐照全老人,义务修补路面30余载,奋力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
定陶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定陶,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