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 记全国优秀教师、单县实验小学教师刘喜梅

牡丹晚报 2019-09-11 10:07 大字

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牛 腾

她在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坚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她定位自己是被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不仅要为学生的今天负责,更要为学生的明天负责,培养具有中国气质与文化自信的“书童书女”;

她坚信“阅读助力人生”,以国家课程为核心,开发覆盖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全景式陪伴阅读成长循环圈”,形成“以文化人”的课程特色,努力使阅读课程体系化、全程化、常态化、生活化。

她,就是全国优秀教师、单县实验小学教师刘喜梅。

文化育人创新

日前,在单县实验小学,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见到了正在为学生上课的刘喜梅。

刘喜梅所在的教室被一排排书架环绕,上面放满了适合青少年儿童阅读的精美图书,一盆盆绿植摆满教室,漫步其中,既温馨又充满书香气。

刘喜梅定位自己是被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儿童成长课程的研究是她作为教师的第一必修课程。

刘喜梅认为,作为教师不仅要为学生的今天负责,更要为学生的明天负责。她坚信“阅读赋能人生”,立志要培养具有中国气质与文化自信的“书童书女”,以国家课程为核心,开发覆盖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全景式陪伴阅读成长循环圈”,形成“以文化人”的课程特色,努力使阅读课程体系化、全程化、常态化、生活化。

刘喜梅多年坚持自费几万元为学生购书装扮教室,创造性地进行了《成长型教室—“伴读吧”的教室文化、教室课程、教室生活的实践模型构建》的实验室建设(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她在班级育人工作中确定了“陪伴成长”的德育发展愿景,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内涵式发展,形成 “日课修身、月课化人”的“明天课程体系”,把师生学习的空间打造成图书馆里的样子,为师生营造了一个适宜“农作物”成长的“慢养”环境,真正用信念坚守这段渠、用德行种好责任田。

“在教室‘伴读吧’里,我做的一件事情就是 ‘引领学生由听爱上读’。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我经常巧用故事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听到老师要讲故事,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我声情并茂的讲述,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我还有意识地制造悬念,吸引孩子们自觉读书,往往读到精彩之处戛然而止,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下课就迫不及待地找书读。即使低年级的儿童,虽然有些字还认不全,在磕磕巴巴中也能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刘喜梅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教育理念创新

刘喜梅是名副其实的“教二代”,父辈扎根山村教育的身影是她最深刻、最难忘的童年启蒙,是铭刻在她血脉里的崇高师德。

从教25年来,刘喜梅坚持担任班主任工作,秉承“简单的事情坚持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的韧性,努力把工作做成有品质的艺术品,“一事精致,便可动人”,从工作的细节可以折射出她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生命成长状态。刘喜梅一连串踏踏实实的专业成长足迹实现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最美夙愿与教育传承。

刘喜梅坚持把论文写在黑板上、研究做在课程里、成果应用在教室中。她在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坚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长期以来,刘喜梅一直在实践中寻找自己专业成长的软实力,力求形成自己的文化自信。

她倡导 “教育是一种陪伴”。

她认为,理想的教育发展模式应该是人与人或自然之间的相互陪伴影响,使得作为人的生命活力与潜能得到激发;

她认为,从学校层面讲,如果所有教师学生都成长了,那么学校就成功了;从社会角度讲,学校成长带动了每个家庭的成长,教育将是多么功德无量;

她认为,教育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多边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其折射出孔子“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蕴含了陶行知“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教育理念;

她认为,师生是彼此成长的旅伴,喜欢一边分享学生成长的无限快乐,一边享受做教师的简单幸福。

“刘老师和我一起工作了20多年,她始终紧跟时代步伐,锐意进取,是勇于创新的优秀教师。她把工作做成高品位的生活,把学生教成有灵性的孩子,每年更换教室时,她都把教室里里外外清扫几遍。这20多年来,刘老师都是这样精益求精干出来的。我认为,她是一个好老师。”单县实验小学教师刘美华对她评价道。

课堂教学创新

教学中,刘喜梅舍得下功夫去钻研文本情脉,舍得花力气去品味语言内涵。

她尊重自己的每一堂课,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她善于用亲切温婉的语气,幽默风趣、自然平和的语言,拉近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

她善于用赏识的语言夸奖学生的闪光点,用激励的语言指导学生前行,用启发的语言鼓励学生探究;

她善于运用形体语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一个俯下身子的认真倾听,一个轻轻的拍拍肩头,一个伸出拇指的赞赏,一个微微的点头,一个亲昵的眼神,一个含情的微笑……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架起了师生情感的桥梁,学生如沐春风、如品甘露,在刘老师的语文课堂上尽情感受充满人文关怀的独特魅力。

“刘老师很有生活情趣,把我们的教室装扮得十分整洁,在教室四周的窗框上挂着一盆盆生机勃勃的绿萝。它们的叶子碧绿碧绿的,把我们的教室装点得更加生机盎然;她还在教室四周摆上一排排小书架,并且在书架上面放上自己花钱买来的书,使我们的教室更加温馨,充满了书香气。严肃紧张的课堂也需要温馨和谐的氛围,这个老师不一般。”单县实验小学学生谢可欣说,“在炎热的夏天,刘老师为了让我们的教室不再那么闷热,每天至少要拖两遍地。热爱生活、管理特别、关心学生、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刘老师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专业成长创新

刘喜梅坚持 “在一线教学中弘扬高尚师德”,提炼出“被成长-自成长-超成长”的专业成长路径,努力成长为学者型教师。她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十余项,均取得优异成绩,并公开出版教育专著 《好课是怎样炼成的》,多篇论文公开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刘喜梅积极引领各区域青年教师加入自己的课题研究团队,以研究促成长;她指导教师获评省市教学能手、优质课等;她多次参加省市贫困村支教项目,对各区域教师进行培训;她积极走进留守贫困学生家庭,送教助学,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刘喜梅先后被聘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实践导师、齐鲁师范学院“齐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特聘教授、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兼职教师、菏泽学院单县分校学业导师,并受邀到省内外进行学术交流三百多场,受到广泛好评。

回首向来萧瑟处,云淡风清绿意浓。这些年,刘喜梅婉拒了很多一线城市名校伸来的优厚招聘的 “橄榄枝”,坚守湖西革命老区教育事业,承前启后,薪火相传。她像一位耕者,匠气十足,用心倾听与学生陪伴成长季节里最动听的拔节声,有说不出的充实与自豪。

新闻推荐

一卷春潮惊单县,喋血电报捍城池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胡云华辞任县长、筹办中学、开男女合班先河,封建势力环伺时,赵佩川曾影响了单县的革命进程。抗水...

单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