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军民鱼水情 后人感恩传薪火 鄄城县旧城镇南葛楼村许氏“报本墙”背后的故事
8月17日上午,在鄄城县旧城镇南葛楼村许学刚的家中,一阵鞭炮的爆破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继而又传出了欢快的锣鼓声。此刻,许学刚家不大的院落里,挤满了前来围观的村民。
原来,许学刚在院子里立下了一堵“报本墙”。墙上“忠孝双馨、仁恕传家”八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煜煜生辉。
“立下这堵‘报本墙’,不仅是实现父亲许超的遗愿,更是让子孙后代不忘当初的救命恩人。”曾在部队服役过的许学刚说。
接着,许学刚向记者道出了79年前那段“鱼水情深、救命之恩”的动人故事。
一家人生死相救
1940年5月,时年27岁的中共党员许超被党组织选派到湖西区地委干校第一期军事班学习。两个月后,在单县东部终兴集(现为终兴镇)一带,所在学员部队与日寇及地方顽固分子发生激烈交火,许超在战斗中被一颗子弹穿透腰部,身负重伤,由担架队送至10公里外的张集镇瞿庄村,与时念畴(曾任北京市海淀区区长)等其他3名伤员一起被安排在村民瞿德轩家秘密养伤。
“父亲伤得很重,腰上有两个窟窿,部分脊骨被打断。据父亲讲述,他躺在救命恩人瞿德轩家东厢房里,能听到伤口嘟嘟冒血泡的声响。”许学刚说。
尽管许超失血很多,但当时医药紧缺,军医也只能在伤口上为他做了简单处理。好在瞿德轩夫妇精心照料,许超才从鬼门关闯了过来。
当时日本鬼子时不时地在村里扫荡,每逢有日本鬼子进村,瞿德轩就会驾着木轮车,将许超等伤员送到高粱地里藏起来。有时来不及了,就背进村后的荫柳丛里,或埋在秫秸堆里。
“有一天,鬼子又进村扫荡,危急时刻,瞿德轩夫妇毅然放下正在发烧的女儿大景,掩护我父亲等伤员藏匿荫柳丛。父亲告诉我,瞿德轩总是说‘打鬼子全靠你们八路军,你们的命比孩子的命大’。”说到这里,许学刚激动不已。
当时规定每月供给每名伤员3斤高粱米,但下发不及时会断炊,瞿德轩只好到处借粮食。看到许超挨饿,大景端着一碗稀饭说:“许叔叔,俺爹没借到粮食,家里就只剩下这一碗稀饭了,你先吃,我们都能挨饿,你还要打鬼子,你不能。”
看着年幼的大景,许超哽咽了。直到傍晚瞿德轩借来粮食,饿了一天的许超才吃上了饭。
瞿德轩一直照料了许超4个月,他的伤势才算基本痊愈。随后,许超回到了鄄城继续参加革命工作。
恩人相见泪潸然
1948年10月,许超转业到地方工作,尤其是回到鄄城工作后,仍没有忘记当年的救命恩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许超多次前往单县寻找恩人未果,他还想方设法寻找战友和一起养伤的病友时念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打听,终于于1990年在单县张集镇原书记李仕鞠的陪同下,许超找到了当年的救命恩人瞿德轩一家。
“当听说瞿德轩已去世时,我的老父亲当即声泪俱下,他痛哭着说:‘德轩哥,我来晚了,我连一句感谢你的话还没有说呢!’”许学刚告诉记者。
看到许超如此悲痛,瞿德轩的妻子齐大嫂拉着他的手说:“你大哥临终前对俺说,许超兄弟会来的,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最终没能见救命恩人瞿德轩一面成了许超终生的遗憾,回家后不久,许超便让许学刚等家人到单县拜谢瞿家恩人。并一再嘱托他,不管到什么时候瞿家的恩情都不能忘。
许学刚带着报恩的心来到了瞿家,见到瞿德轩的妻子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和我的孩子们都是听着老父亲讲在你家养伤的故事长大的,如果没有当初你们的救命之恩,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一家人,你们的恩情我们永生不会忘记。”
许学刚知道,没能见瞿德轩最后一面,是父亲此生心中最大的遗憾。所以,他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瞿家看望。
1997年,在许超的谆谆教诲下,他的孙子许文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军医。
“1999年8月,我回家探亲时,爷爷对我说他已经88岁了,能见到当年的小救命恩人大景是他最后的心愿。”许文说。
为了完成爷爷的心愿,祖孙三代一起驱车百余公里赶到单县。
车子一进村,已年逾古稀的大景冲出迎候的人群,抓住许超的双手潸然泪下:“许超叔,都60年了,在我脑子里,你仍然是当年养伤的模样。”
“见到大景姑姑的那一刻,我的爷爷老泪纵横,激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许文说。
守心报恩传薪火
2005年12月,94岁的许超离世。临终前,他把全家人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没有当年瞿德轩一家生死相救,就没有如今我们幸福的一家。这个恩情我是报答不了了,你们要接着报答,还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
时光荏苒,转眼许超去世14年了,但是他临终前的遗言许学刚一家一刻都不敢忘记,尤其是许文,一名服役21年的军医,他利用所学为单县张集镇瞿庄村当地乡亲义诊,至今已连续9年没有间断过。他为当地乡亲免费查体累计500多人次,并赠送自购价值5万余元药品。
“我会坚持每年到瞿庄义诊,用我的所学回报当地村民,告慰爷爷最后的遗愿。”许文说。
瞿家后代瞿继峰告诉记者,许超一家知恩图报深深地感动了他们。尤其是在他的母亲生病时,许文主动帮忙联系济南的医院给母亲治病,并陪伴至母亲痊愈。
“要说报恩,许文哥哥一家做得已经够多了。”瞿继峰说。
2016年,许文和父亲许学刚等家人一起在瞿庄村树立“感恩碑”,把“抗战军民鱼水情、后人感恩传薪火”的“时代愿景”都诠释在了碑文里。
记者焦同帅通讯员刘永霞
新闻推荐
单县张集镇皇亲府村孝善敬老饺子宴上的这一幕,好暖心—— “父老乡亲奖励我们,我们为老人端饺子”
接受乡亲们的捐资奖励为乡亲们端上热气腾腾的饺子近日,单县张集镇皇亲府村孝善敬老饺子宴现场,村党支部、村委会举办新时代...
单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单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