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个贫困村找到养殖发展路

农村大众报 2015-06-12 00:44 大字

近日,记者来到单县黄岗镇刘老家村、李楼村、毛庄村,看到平坦的水泥路、新建的文化广场、正在道路两旁放羊的村民……想象不到这里曾经是“下雨一身泥、用电供不上、老少爷们没活干”的贫困景象。

“我们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离不开‘第一书记\’的帮扶,修路、打井、改电,还带领我们养羊致富,没有‘第一书记\’,就没有村庄今天的发展。”毛庄村村支书王贵虎说。

打井改电

村民浇地不再愁

刘老家村、李楼村、毛庄村是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帮扶的3个省级贫困村。“第一书记”来到后,帮村民修了路、改了电,村里的基础设施发生了根本变化。

三个村属于高滩区,过去,村民一直为浇地犯愁。“村里井少、电压不稳定,一到浇地的时候,就容易跳闸。很多村民家浇不上地,只能靠天吃饭。”一说起浇地的问题,王贵虎满肚子苦水。

“没来之前,没想到村里这么困难。”毛庄村“第一书记”王勇男说。解决浇地难的问题成了“第一书记”第一要务。没多久,在“第一书记”帮助下,毛庄村打了30多眼井,新添了5台变压器,村民的浇地难题得到了解决。另外两个村的情况和毛庄村差不多。

“过去因为浇不上水,一亩地能产小麦800多斤。自从解决了浇地难题,亩产上去了,每亩地能产1200斤以上。”李楼村村支书刘兆举说,“这些变化都是‘第一书记\’带来的,我们打心眼里感激他们。”

放母还羔

滚动“造血”扶贫

帮扶前两年,三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发生了根本变化。第三年,如何带领老百姓致富,成了“第一书记”最关心的事情。“第一书记”领队肖刚说:“一时的拨款救助,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村子的贫困局面。给村民找个致富项目,引导村民自发脱贫,才是长久之计。”

经过多番考察,“第一书记”工作组决心帮助村民发展养羊事业。“帮扶资金有限,一旦分配不均,容易引起矛盾。”肖刚说,“后来去菏泽市扶贫办取得真经,决定采用‘放母还羊,滚动扶贫’的方式。”肖刚介绍说,去年他们利用扶贫资金在本地市场买了母羊,每三只一组,提供给贫困户,村里负责技术及培训,贫困户交纳800元押金后负责饲养,不准卖掉,待母羊产仔后,返还3只母羊,以供下一户继续参与养殖,押金原数返还。

73岁的刘老家村村民刘墩岭交了800块钱,领到了3只母羊。“去年领的羊,今年两只母羊已经产仔了,一共产了四只。等再养大点,交给村里三只母羊就行了。”刘墩岭说,“放羊,既能锻炼身体,还能挣钱贴补家用。”

成立合作社

村集体从此有了收入

多年来,三个贫困村没有一分钱集体收入。“村委会办公室电费、水费都交不上。”刘兆举说。

为通过养羊增加集体收入,“第一书记”们费了不少心。“我们向公司申请了15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每个村买了60只羊,村委会负责提供一处养殖场地,每个村派一名村民负责养殖。养羊收益,作为集体收入。”肖刚说,“三个村各成立了一个养羊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带动村民,从而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对这60只羊,每个村都很重视。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各村分别找了一名村民负责养羊。50岁李继忠承担起毛庄村60只羊的养殖任务。李继忠说:“我给村委打工,每个月领1000多块钱的工资。找份工作不容易,不能马虎了。”在李楼村,村委把这60只羊承包给了村里的养羊能手张学勤。“和村里签了三年的合同,保证羊群的数量只增不减,每年向村里交2万块钱承包费。养不好,自己得亏本。”张学勤说。在刘老家村,养羊任务交给了村委成员谢新福。他说:“这60只羊直接关系到集体收入,是个关乎村庄发展大事,必须干好。”

自2014年6月项目实施以来,各村集体山羊长势喜人。肖刚说:“目前来看,三个村取得的效果都不错,要说哪种方式更好,还得看以后的成果。”3年任期结束,“第一书记”们该走了,村民都舍不得。“前几天我们村召开‘第一书记\’工作总结大会,村委大院站满了人,门外边也都是村民。”毛庄村村民毛进广说,“村里所有人都给‘第一书记\’打了满分,一听他们快要走了,很多人都哭了。”

“在这里呆了这么久,真要走了,心里确实很舍不得。”王勇男说。

农村大众报记者马春新

图为村民李继忠在喂养村集体的羊,这60只羊让毛庄村有了集体收入。

新闻推荐

单县中心医院胸部微创外科驶入快车道

近3周来,单县中心医院胸外科胸部微创技术团队在郭洪山主任、孙昌军副主任带领下,由孙昌军主任医师主刀,连续完成12台胸腔镜胸部微创手术。本组手术中病症种类多,技术含量高。其...

单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